请输入关键字

播下人道种子,绽放美丽红十字之花——2021年中小学人道教育工作顺利结束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2-01-10

12月30日中午,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利用课间时间,组织各年级参加了“中小学人道教育”项目的同学们聚在一起。本学期他们通过海报、视频、讲座等形式,较为深入地了解了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和遗体捐献相关知识,并且通过自己稚嫩的笔触,通过绘画和文字的形式表达了对“三献”工作的理解。

529237559

为进一步弘扬红十字精神,传播人道理念,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红十字运动,普及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及器官捐献知识,中华骨髓库在2019年下发通知,要求以北京、河南、湖南三省为试点开展红十字人道教育试点工作。

2019,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就曾在5所中小学开展试点工作,取得良好成果。

2021年,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进一步分析了项目可行性,探寻扩大项目影响力的方式。先后与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和丰台区红十字会沟通协调,最终选择在东城区文汇小学、文汇中学;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宣武外国语学校;朝阳区劲松职业高中、电器工程学校;海淀区八一学校、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北京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丰台区第十中学共计10所中小学开展此项目。

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本年度北京分库未能像2019年一样,组织线下人道教育培训会。经与区红十字会和学校老师讨论商议,结合新时期青少年思维活跃,知识来源多元化的特点,中心筛选了多部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红十字基本知识、“三献”知识科普相关视频,与海报及资料等发放给各校负责老师。

收到相关资料后,各校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开展形式多样的“三献知识”的科普宣传工作。

各个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和学生特点,分别制定出适合的项目落实方案。小学以浅显易懂的知识解答、科普动画片和漫画手册辅助结合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中学以浅显易懂的知识解答、科普动画片和漫画手册辅助结合的形式,传播相关知识。

东城区文汇小学、文汇中学采取发放宣传品,播放DVD宣传影片,开展“人道教育”和“三献”知识科普课等形式开展活动。中学、小学科普课共计42节,总时长达2800余分钟,受众学生约2300余名。

4285c31d53a295d38ae62eb76d9225f

海淀区八一学校采取选修课的形式开展项目,通过系列课程对“三献”相关内容详细讲述,使同学深入了解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器官的意义,在每一位学生心中埋下爱的种子,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让更多的人加入“三献”活动中。

314406637 

经过一个学期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人道教育课,同学们对红十字精神和“三献”工作有了更广泛、更深层的理解,十所中小学经前期校内甄选,共提交包含征文、手抄报、绘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在内的作品300余份。

同学们用自己的勤奋思索和稚嫩笔触,诠释了红十字情怀和对爱心奉献志愿者的敬仰,用自己的理解讲述“三献”相关知识。

1452486378

1633141728304658391846828221197408032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通过开展中小学人道教育项目,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融合发展,使红十字文化育人于无形,润物于无声。希望人道博爱奉献的理念像沁人心脾的清香,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今天播下的人道种子,日后能绽放出美丽的红十字之花。

撰稿:陈默

编辑:刘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