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的祁秀华是朝阳区妇幼保健院华威里急救站的急救护士,多年来一直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三年前,祁秀华加入了朝阳区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并成为了朝阳区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讲师,负责教授学员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在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防控专项转运工作期间,她担任临时清洁点洗消一组组长,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
1月27日,祁秀华和华威里急救站的同志们一起向医院和区救援中心递交了请战书,主动请缨赴防控一线。她在请战书中写道:“身为一名‘老急救’,抗击疫情、捍卫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是我的责任。我愿战在第一线,为国家、为人民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2月9日晚,祁秀华接到电话通知:她已被任命为临时清洁点洗消一组组长,需带领3名组员于次日到位,为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转运传染病密接、疑似、确诊人群的车组进行洗消。她毫不犹豫地说:“我早已准备好了,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带好清洁组这支队伍,保证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放下电话,看到旁边一直注视着她的爱人和11岁的儿子,她微笑着说:“我要上一线了!”
儿子抱着她说:“妈妈,我支持你,家里你就放心吧!我爱你,加油!”父子俩帮着她收拾行囊,她的爱人一边帮忙整理行李,一边嘱咐她:“注意防护,注意身体。”
急救车组清洁工作并不像日常洗车那么简单,在每一次执行完转运任务后,清洁组都要对转运车组人员进行全身喷洒消毒,监督指导他们正确穿脱防护服、浸泡护目镜,并用干雾灭菌设备对救护车治疗舱进行熏蒸消毒,对可能被污染的车钥匙、手台、手机进行擦拭消毒,并对医疗垃圾进行严格的分类处理。冬日的北京气温低、降雪多,手握酒精纱布、穿着单薄防护服的洗消组成员们在位置偏僻的清洁点更是感觉异常寒冷。虽然任务量大,清洁组人员每天都要连续奋战至少14个小时,但没有一个人抱怨,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了一股绳。由于防护服紧缺,组员总是能省一件是一件。一次,一位年轻的救护员进入洗消区,问:“祁姐在吗?”祁秀华温声回答:“找她干嘛?”他说:“先把祁姐叫屋去,等我脱完防护服再让她出来,祁姐太严格了!”听到“抱怨”,祁秀华笑了,对她说:“兄弟,我就是你祁姐,姐会对你说话温柔些,但操作你必须按正确步骤做,你们家里都有老人、孩子,我必须要对你们负责。”师傅笑了笑,为她竖起了大拇指。
就这样,至2月24日隔离轮休,祁秀华带领她的团队圆满完成了140车次、135人次的辅助穿脱隔离衣任务。在完成最后一次任务后,每名组员都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祁秀华说,自己之所以能在前方安心工作,离不开家里两位暖男的爱心守护:她不能回家,爱人大韩就在朋友圈里发表白为她鼓劲;儿子小韩在老师和亲人的鼓励下,变得很自律,不仅小作文被《丰台教育》选用,还制作了几幅关于抗击新冠肺炎的手抄报及手工制作,学习也没落下,让她甚是欣慰。
生活中的阳光一部分来自太阳,一部分来自人们的内心。“若有召,召必回!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们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这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必将取得胜利!”祁秀华坚定地说。
这就是抗“疫”专项转运车组的安全守护者——祁秀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