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3分钟唤醒,20分钟送上救护车——北京“最忙地铁站”AED救下昏迷乘客

来源: 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2-09-05

8月29日早上8点17分,被称为早高峰“最忙地铁站”的西二旗站发生了惊险的一幕。

13号线站台上,一趟开往西直门方向的列车进站。在乘客上下车的过程中,站台上的站务员发现车厢里出现异常。“车上有一位乘客倒在了地上,周边的乘客焦躁不安。”西二旗站值班站长王培林说,站务员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刻上车,请四位乘客一起搭手,把这名晕倒了的乘客抬下了车。

在西二旗站,每天早高峰都会遇到因低血糖晕倒的乘客。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有的乘客没吃早饭就出门挤地铁,甚至还没挤上车就晕倒在站台上。但这名乘客的情况不太一样:昏迷、没有自主呼吸,任凭站务员怎么呼唤,乘客都没有回应。

“这名乘客有危险,快准备AED!”在站务员的呼叫下,值班站长王培林半分钟之内赶到了现场,车站公安和其他工作人员也火速赶来,在大家的齐心帮助下,AED被送到了乘客身旁,同时呼叫了120急救中心。

在救人的紧要关头,王培林按照日常培训规程,第一时间为突发疾病乘客做心肺复苏,同时打开AED,将电极片贴在了病人胸口,设备自动运行诊断程序后,开始体外除颤。“在完成第一次除颤后,这名乘客立刻就恢复了呼吸,意识逐渐清晰了起来。”看到乘客情况有所好转,王培林的心也放了下来。

救人的同时,站台秩序也不能乱。西二旗站早高峰进出站人数超过3万人次,是北京地铁路网早高峰“最忙地铁站”之一。为了不影响其他乘客上下车,在抢救这名乘客的同时,站务员搭建了临时围挡,同步疏散引导现场其他乘客排队候车。

“现在您身体感觉怎么样?”“以前有没有相关病史?”“您现在能联系上您的家属吗?”在乘客恢复意识之后,王培林开始与乘客核对基本信息,了解基本状况。原来,这名乘客也是第一次犯病,经过地铁工作人员的急救,才得以化险为夷。

20分钟后,120救护车到达地铁站门口。车站人员立即向医护人员告知详细情况,大家一起协助医护人员将乘客抬上救护车。记者了解到,经治疗后,这名乘客已经出院。

“从乘客发病到恢复意识我们只用了3分钟,再到送上急救车,全程只用了20分钟。期间没有影响到13号线和昌平线的早高峰运营。”王培林说。

记者了解到,西二旗站共配备3台自动体外除颤仪,分别位于13号线东直门方向站台、昌平线清河站方向站台和车站站厅中部。乘客可以从站内张贴的车站示意图上了解到AED存放的具体位置。“目前,北京地铁所有配备AED的车站,均在出入口、站台等明显位置张贴AED位置导向图,同时我们也利用地铁电视等渠道,向乘客普及AED使用知识。”北京地铁运营服务管理部品牌建设主管曹琼介绍。 

为进一步健全地铁内应急救治机制,目前北京地铁公司所辖线路330座车站均配备了AED 。此外,北京地铁依托市红十字会对车站工作人员开展了AED专项培训取证工作,目前已完成超过4000名员工的培训取证,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实现车站一线员工AED培训取证全覆盖。后续北京地铁还将持续开展培训演练工作,提高员工应急操作能力。自AED设备配置以来,北京地铁已经6次使用AED现场成功救治突发疾病乘客。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