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到更多人群,7月9日,海淀区红十字会首届京蒙两地应急救护师资培训班开班,学员学成后将承担应急救护培训教学任务。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宝峰,海淀区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刘圣国出席开班式。
参加培训的35名学员来自海淀区首家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海淀卫校和四季青医院的医生护士,还有来自对口帮扶地区内蒙古科右前旗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护士。海淀区红十字会此次承办初训班,一是在“博爱助学”精准扶贫的基础上,拓展扶贫领域,开展技术扶贫,为内蒙古科右前旗红十字会培养师资力量,促进当地应急救护培训工作的开展。
开班式上,来自海淀首家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的第一批受训师资,通过熟练专业的手法,现场展示了心肺复苏急救的过程和AED使用方法。据悉,自2018年11月,海淀首个市级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成后,面向公众对外开放,已普及培训5万余人。
“此次培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在海淀区建设第二个市级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培养师资力量。”海淀区红十字会的负责人介绍,“积极推进海淀区第二家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建设,会让更多的百姓走进基地,学习急救,营造互帮互助的社会氛围。”
此次培训为期6天,将邀请资深专家和讲师授课,培训结束时,将对每位学员进行课件试讲考核。海淀区红十字会后续会尽快安排新师资观摩实习,选派优秀讲师带教,确保每位学员学有所用、学有所成,承担应急救护培训教学任务。
截止到目前,海淀区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普及人数已达75余万人,取证人数达15余万人。提升了辖区群众急救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助力了平安和谐海淀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