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在平凡的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用热血承诺,献出“生命的种子”,为陌生生命重启未来。他们之中有医生、学生、职员、律师……他们来自不同岗位,却都在某个关键时刻,毅然伸出手臂,毫不犹豫地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曙光。
“捐献并不可怕,还可能拯救一个家庭。”——正是这些真实而温暖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近造血干细胞捐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捐献者的自述,传递一份坚定的力量。
青春“收官礼”!
记北京市第737例造 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5年4月,躺在解放军某医院的采集床上,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血细胞分离,我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年仅3岁的白血病患儿送去生命的“火种”。这不仅是一次捐献,更是一场对初心的回应,一次对“希望英雄”的践行。
入库那一刻,我就许下了承诺
(2021年参加无偿献血)
2021年4月,我作为原单位团委书记、党群工作部负责人组织了一场无偿献血活动。活动现场,我深入了解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了解到“献血捐髓”能帮助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患者重获新生。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原来一个简单的决定,可能挽救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我没有犹豫,当场登记入库,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捐献者。
当电话响起,我选择了“即刻出发”
2024年11月,电话真的来了——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通知我与一名患者初配型成功,让我慎重考虑,并征得家人同意。但当得知对方是个3岁患儿时,我的心揪紧了,当即回复到“我同意!”从那一刻起,我便进入了“备战”状态。
为爱“隐身”,只为守护一份希望
(2025年4月7日,在解放军某医院采集造血干细胞)
4月7日,采集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当医生告诉我“采集成功”时,我长舒一口气。那一刻,我仿佛看到那个孩子未来奔跑在阳光下的模样——那是一个家庭重燃的希望,也是一份生命对生命的温柔托付。35岁是青年的年龄边界,也是我践行“奉献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诺言,更是赠送给自己的青春“收官礼”!
我是新时代青年,但愿做一束光
(2025年4月7日,完成血干细胞采集)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央企员工,更应该展现责任担当,传递社会正能量。” 这是我捐献时的话。我的榜样是家乡的邓稼先先生,他用一生诠释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而我,愿以平凡之躯,行利国利民之事。
结语:
世界骨髓捐献者日
旨在致敬全球所有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志愿者
呼吁更多人关注、了解与支持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
在第11个世界骨髓捐献者日来临之际
向“希望英雄”致以最深的敬意
他们的爱
是照亮人间的光、是温暖人间的爱
也正在悄然地感染着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