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丰台区红十字会、东高地街道联合举办第26个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关爱生命,‘救’在身边”AED设备全域配发暨急救培训站成立仪式。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李小源,丰台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区红十字会会长赵春丽,区属相关部门领导、社区居民代表共同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14台贴有统一标识的AED设备整齐排列,北京市红十字会、丰台区红十字会及街道领导依次向所辖社区、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及机关办公区进行集中交付。“交付的不仅是医疗设备,更是沉甸甸的生命重托与庄严的守护承诺。”东高地街道党工委书记杨伟竹表示,AED配下去是基础,管好用好才是关键,街道已同步建立“定期巡检+动态维护+全域宣传”的管理机制,确保每台设备在紧急时刻找得到、用得上、能管用。
随后,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小源为西洼地社区授予急救培训站站牌。西洼地社区党委书记万文文表示,社区将全力发挥AED作用,用心运营这一民生阵地,让急救培训站真正成为群众身边的生命驿站。
仪式后,丰台区红十字会专业培训老师为50余名参会人员开展CPR+AED专题培训,采用“视频演示+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培训老师结合真实急救案例,详细讲解AED设备使用原理、操作步骤及心肺复苏标准流程,重点讲解“黄金4分钟”急救原则与突发情况应对技巧。现场互动十分热烈,与会人员上台模拟演练急救全流程,培训老师在一旁细致纠正动作,“手臂要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按压!”每一步都确保参与者能熟练掌握。“我在航天系统工作了30年,深知‘零失误’的重要性。现在学到急救技能,就像多了一项‘保命本领’,以后在小区遛弯遇到突发情况,我也能搭把手了。”参与培训的张先生感慨道。
丰台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马喜红表示,社区是群众生活的主阵地,街道是急救体系建设的主战场,在基层集中配置并推动AED规范使用,是把生命防线筑牢在群众身边的生动实践。东高地街道AED配置水平实现每千人3.18台,成为丰台区首个“AED全覆盖安心街道”。区红十字会将持续加大对街道的支持力度,在设备维护、技能培训、力量保障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助力街道将AED硬件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命守护能力。
此次AED设备的集中配发与社区急救培训站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丰台区在急救体系建设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不仅使急救硬件设施更加完善,也让急救服务进一步贴近群众,为构建“全民参与、快速响应”的急救网络奠定了新基础。与此同时,该举措也将对丰台区持续优化急救资源布局、推动常态化与系统化急救培训、调动街道志愿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激活基层急救服务网络,打造一个更具韧性的城市急救保障体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下一步,丰台区红十字会将聚焦急救服务体系优化升级,建立与卫健、应急、教育等相关部门联动机制,协同街道、社区推进重点区域急救站落地,配齐专业设备,组建专业队伍。针对不同群体深化急救知识普及,开展精准急救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全民自救互救能力,营造“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的良好建设氛围,为推动丰台区急救体系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