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之际,各区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培训送进校园,为新生们带来生动又实用的“开学第一课”,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应急救护意识,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西城区红十字会携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来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为高一新生们开展了应急救护知识普及课程。课程包含急救知识的理论学习和绷带、三角巾的外伤包扎实操训练。同学们按照老师的示范要领进行CPR和AED的操作练习。
石景山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委选派20余名师资组成授课团队,对辖区内九所院校的1900余名高一新生,开展了应急救护技能取证培训。理论讲解环节:讲师们围绕应急救护的重要意义、基本准则及具体操作技巧等内容,进行了条理清晰的阐释,为学生筑牢理论基础。实际操作环节:在授课老师亲身示范与指导下逐一进行实操,学生们练习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AED使用等操作方法。
顺义区红十字会联合区教委为2400余名高一新生开展了“开学第一课”。25名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为同学们精心安排了应急救护理论课程、技能实操辅导、考核评分等环节。牛栏山第一中学:红十字应急救护讲师通过真实的事例讲述了心脏骤停的判断和急救方法,重点教授了心肺复苏操作要点;北师大附中顺义学校:新生们对“救命神器”AED充满了好奇,讲师详细讲解了AED 的使用方法,告诉同学们将AED与心肺复苏术配合起来急救更有效果。
延庆区红十字会携手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资为延庆四中刚踏入初中校门的新生带来应急救护技能课,结合初一新生活泼好动的特点,针对性地设置了创伤出血和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课程。讲师们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把海姆立克急救法、止血、包扎这些急救知识和红十字知识融在一起,让同学们轻松掌握了急救原理。分组实践时,大家分别扮演伤员和救护员,交替练习包扎。讲师进行一对一的细致指导,及时纠正同学们的操作偏差。
校园安全关乎学生健康成长,应急救护能力更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技能。接下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将走入更多学校,做好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提高同学们的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共同助力平安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