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传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三里河二区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携手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精心打造了一场暑期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这场以“实用技能传递”为核心的安全课堂,不仅让青少年在互动中解锁自救互救本领,更让红十字的温暖底色融入暑期生活,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少年积极参与。
讲师“接地气”开讲:把急救知识融入日常场景
活动现场,西城区红十字会专业讲师团队带着“身边事”走进课堂。通过生动的视频案例,讲师们将校园里的摔伤、家庭中的意外、户外可能遇到的溺水等场景一一拆解,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应急反应”的重要性。
“同学摔倒流血,先别急着扶,第一步是看周围环境安全吗?”“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每一秒都可能改写生命结局!”讲师们用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把创伤处理和心肺复苏等专业知识讲透讲活,一个个贴合生活的提醒,让原本严肃的急救课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的学习热情被瞬间点燃。
实操课堂“动起来”:手把手解锁“救命技能包”
如果说理论是基础,那实操就是让技能“扎根”的关键。活动专门设置了创伤包扎与心肺复苏两大实践区,让孩子们在动手体验中掌握真本领。
在创伤包扎区,志愿者与讲师化身“技能教练”。孩子们拿着绷带、三角巾,在同伴的“配合”下反复练习,活动室里不时响起“我帮你调整一下”“这个结我来试试”的互动声,热闹又暖心。
心肺复苏区的模拟人教具成了最抢手的“教具明星”。讲师先在模拟人身上完整演示“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全流程,强调“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每分钟100-120次”的硬核指标。孩子们排着队上台实践,志愿者在旁细心纠正:“手臂要伸直用巧劲”“吹气时记得捏紧鼻翼”,确保每个动作都规范到位。
沉浸式演练“玩真的”:应急小队上演“实战闯关”
为让学到的技能“落地生效”,一场别开生面的沉浸式模拟演练拉开帷幕。孩子们化身“应急小队”,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接连挑战“火灾逃生”(湿毛巾捂口鼻、低姿快速撤离)、“地震避险”(躲桌下护头部、有序疏散)、“意外伤害救援”(为“伤者”包扎、快速呼救)等场景。
演练中,小队员们迅速分工,把刚学的呼救流程、包扎技巧灵活用上,紧张又有序。“原来模拟起来真像遇到了真危险,现在知道慌没用,按步骤做才对!”一位参与演练的孩子认真说道,团队协作的默契也在这场“实战”中悄然升温。
收获满格“齐点赞”:成长与认可温暖了整个夏天
活动结束时,孩子们拿着自己练习用的三角巾,脸上的成就感藏不住。“我刚给妈妈演示了包扎,她夸我比动画片里的小英雄还厉害!”“心肺复苏看着简单,做起来胳膊酸,但一想到能救人,就觉得特别有意义!”稚嫩的分享里,满是实实在在的成长。
家长们更是为这场活动竖起大拇指。“平时总担心孩子遇到危险手足无措,这场课太及时了!动手练比光看视频管用多了,孩子回家还主动教我们呢!”一位家长笑着说,“这样的课,我们举双手支持,盼着多来几场!”
红十字精神“扎深根”:让安全守护成为社区常态
作为社区应急救护的“主阵地”,三里河二区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始终以“服务社区、守护生命”为初心。这场暑期“急救课”,正是“青少年应急能力提升计划”的生动实践。
“我们想通过一次次手把手的教学,让更多人从‘懂急救’到‘会急救’,让红十字精神像种子一样在社区扎根发芽。”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进阶课程,同时面向居民开展家庭急救、老年照护等培训,让“急救课”成为社区的暖心品牌,为平安社区筑牢一道有温度的“生命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