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北京市迎来第75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46岁的谢大哥。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这份承载着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紧急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一位血液病患者带去重生的曙光。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更美好”
谢大哥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早在2022年,他在陪伴母亲就医时,看到护士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深受触动,毅然加入中华骨髓库。“当时母亲生病需要输血,我深刻体会到血液对患者的重要性。既然自己身体健康,就应该为社会做点贡献。”谢大哥说。
除了加入中华骨髓库,他还多次参与无偿献血,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精神。“捐献造血干细胞和献血一样安全,却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甚至一个家庭。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让更多患者看到希望。”
配型成功,义无反顾兑现承诺
几个月前,谢大哥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告诉他与一位患者初配成功。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同意捐献。“入库时就做好了准备,没想到真的能配型成功,这是一种缘分。”随后,他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并积极配合注射动员剂,为正式采集做准备。
7月4日上午,在驻京部队某医院细胞采集室,谢大哥平静地躺在采集床上,血液缓缓流经血细胞分离机,提取出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护士细心地调整着设备参数,并时刻关注他的状态。“有点像献血,只是时间长一些,但想到能救人,这点不适算不了什么。”谢大哥微笑着说。
“希望患者早日康复,健康快乐”
采集过程中,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为谢大哥送上荣誉证书,感谢他的无私奉献。
谢大哥感慨道:“能帮助别人是我的幸运,希望这位患者早日康复,健康快乐,幸福一生!”他还分享了自己的业余爱好——收藏奇石和古玩,“生活就像收藏,每一份经历都珍贵,而捐献造血干细胞,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次‘收藏’。”
呼吁更多人加入爱心队伍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有758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但仍有大量患者在等待配型。造血干细胞捐献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带去生命的希望。
谢大哥的善举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更传递了人间大爱。正如他所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更美好。”这份跨越年龄与地域的生命馈赠,正是人间最温暖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