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连日来,市红十字系统围绕主题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通过组织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应急演练等活动,提升公众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5月8日,市红十字会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主题宣传活动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庆成宫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中国红十字(北京999)救援队、军红救援队、海蓝救援队、青空救援队、西城区红墙先锋-第一响应人应急志愿服务队和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参与活动。现场展示了应急救援装备,开展应急救护技能逃生绳结、消防培训,救援服装穿脱等体验活动。
5月11日,市红十字会、昌平区红十字会组织红十字救援队和救护培训基地在中国消防救援学院“零距离、沉浸式”开展防灾减灾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展示区,红十字救援队员现场演示赈济救援帐篷搭建,介绍赈济救助物资;通过赛事保障大数据可视化云平台呈现智慧救援效能;利用脑电波检测仪、心理应激反应测试系统,开展互动式心理疏导科普。
在互动区,红十字救护专业师资团队采用“理论讲解+标准示范+实操考核”模式,系统教学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海姆利克急救法及创伤包扎等核心技能。现场特别设置亲子互动环节,指导家长与儿童协同完成模拟急救演练,累计完成实操培训300余人次。参与市民感叹:“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让急救知识从电视里‘走’到了手上,这些技能关键时刻能救命!”
5月12日,市会应急服务中心联合总会备灾中心、市会救援服务中心在总会备灾中心举办消防应急联合演练。参演人员学习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逃生技巧和应急救护技能。模拟“4号库房电气火灾”场景,演练火情报警、消防站出动、人员疏散、119联动、伤员救护等全流程,检验了备灾物资储备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东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区教委,在和平里第四小学举办主题宣教活动。区红十字会搭建心肺复苏、创伤包扎、海姆立克三个互动体验区,为参加活动的师生讲解应急救护知识,指导学习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和创伤包扎技术,助力师生掌握自救互救技能,营造平安校园氛围。
西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多部门以“沉浸式实训+云端共享”双模式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在市防灾减灾日活动会场,区红十字会救援队、志援应急救援队结合案例解析地震避险要点,志愿者讲解急救技能并发放自救互救知识手册和急救包;在广内、什刹海等街道开展“红墙先锋 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技能培训进社区;通过微信公众号以“云端课堂”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门头沟区红十字会参加区5.12防灾减灾日主题宣教活动,通过设置宣传咨询台、数字化科普长廊教学等方式,向参加活动人员发放宣传材料,普及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200余人次,传播“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应急救护理念。
大兴区红十字会组织中泰民安红十字救援服务中心开展防灾减灾综合演练。通过讲解家庭灾害预防、应急物资使用及火灾逃生方法,强化居家防灾意识;模拟室内火灾,参加人员在引导下有序疏散,救援人员对伤员进行止血包扎,并对模拟无呼吸、无意识人员实施心肺复苏,提升人员防灾联动与自救互救能力。
平谷区红十字会组织蓝天救援志愿服务队走进大兴庄镇国农港供销村播产业园,通过介绍潜水服、水下机器人等水域救援装备和急救包使用方法,宣传普及应急救护知识。
北京军红救援队走进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活动,在启动仪式上,队伍6名队员被学校聘为防灾减灾校外辅导员。在体验活动中队伍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意义及操作步骤,经过两个小时的训练指导,参加体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正确地掌握这一技能,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红十字海蓝救援队走进怡清园社区,开展防灾减灾救护知识宣传活动,利用逃生模拟屋,组织居民分组演练火场疏散。居民们弯腰低姿、湿毛巾捂口鼻进入逃生屋,学习快速撤离技巧。现场还进行急救技能的普及宣传,使居民们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
红十字青空应急救援队走进回龙观街道上奥世纪社区,现场发放居民防灾手册,重点讲解社区灾害预防措施及家庭应急物资储备注意事项。以某小区因电动车充电引发火灾的实际案例,进行知识问答和现场指导,为共建平安韧性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每一个平凡的日常
都需要众志成城的守护
灾害也许从天而降
也许就在身旁
增强防范意识
排查风险隐患
你、我、他
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筑起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