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在第十七个全国防灾减灾活动周期间,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西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应急管理局、各街道办事处及社会救援力量,采用"沉浸式应急实训+云端知识共享"双轨模式,开展防震减灾系列科普活动,全力构建"全链条协同、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新格局。
主会场活动亮点纷呈 提升公众应急能力
落地活动在北京科学中心会场举办。西城区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员结合真实灾害案例,深入浅出地解析地震预警响应机制与避险逃生要点。针对居民关心的常见急症,现场演示心肺复苏术、AED操作规范及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并向市民发放自救互救知识手册和急救包,切实提升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专项行动进社区 筑牢基层安全防线
为深入推进"红墙先锋 救在身边"专项行动,西城区红十字会联合区应急局,在广内、什刹海等街道积极开展"红墙先锋 第一响应人"应急救护培训。将专业培训送进社区,以标准化应急救护技能实训覆盖辖区重点公共场所和人群,有效提升基层急救处置水平。
云端科普全覆盖 打造韧性城市
推出"场景化防灾避险"系列科普宣传,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普及地震、沙尘暴、台风、山体滑坡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识别与应对知识。"云端课堂"的开设突破时空限制,扩大防灾减灾知识的覆盖面,推动形成"全民参与防灾减灾"的影响力,为平安西城建设和韧性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