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AED点亮市井“生命线” 菜篮边的黄金4分钟守护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5-03-17

走进观音寺街道团河鑫发农贸市场,除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满目的蔬果鱼肉,还能发现一抹抹亮眼的红色指示牌——“市场已配备心脏除颤仪(AED)”。在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的当下,观音寺街道将AED普及与民生保障工作深度融合,用科技赋能市井生活,为居民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增添了一份安心与保障。

菜市场作为城市中最具生活气息的场所之一,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突发疾病的风险不容忽视。心脏骤停是威胁生命的紧急状况,每延误一分钟,患者的生存几率都会大幅下降。AED能够在关键时刻为心脏骤停患者提供及时的电击除颤,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设备,被形象地称为“救命神器”。团河鑫发农贸市场已在重点区域设置AED除颤仪两台,并设置导航标识,配有专人实时监测设备状态。

为了让这一“救命神器”真正发挥作用,观音寺街道联合大兴区红十字会在团河市场开展“守护生命·救在身边”主题培训。北京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讲师郅雪红为市场工作人员开展急救知识及AED使用培训。不同于传统的急救培训,此次培训首次引入"急救资格认证"体系,通过理论考试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为合格者颁发资格证。

活动现场,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重点围绕AED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演示,并通过生动的案例讲解和现场模拟操作,让参与培训的市场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以及正确实施急救措施的关键要点。

在实操环节,学员们纷纷上手,在模拟人上进行心肺复苏和AED操作练习。从如何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到正确摆放按压位置、掌握按压频率和深度;从打开AED电源、贴上电极片,到听从设备语音提示进行除颤操作,每一个步骤都力求规范准确。老师在一旁耐心指导,及时纠正学员们的错误动作,确保他们真正掌握急救技能。

培训结束后,严格的考核环节随即展开。考核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只有顺利通过考核的学员才能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急救证书。这种严谨的培训和考核模式,不仅是对学员学习成果的检验,更是对生命负责的体现。它确保每一位获得证书的人员都具备扎实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紧急时刻挺身而出,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

此次培训,得到了市场从业者的热烈响应。大家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充分展现出对生命安全的重视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一位市场摊主感慨地说:“以前遇到紧急情况,心里特别慌,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学了急救知识,感觉自己有了救人的能力,以后遇到突发状况也能出一份力了。”

“AED进市场只是街道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我们的目标不是简单配置设备,而是构建'人防+技防'的立体急救网络。”街道民生保障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建立“培训-认证-复训”的闭环机制,同时将针对辖区餐饮、物流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培训,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谐、有温度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