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09 年
中华骨髓库与新京报联合发起了
“你的六一,我的爱心”公益活动
在儿童节为孩子们送上
他们想要的节日礼物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
来自陌生人的温暖与关怀
2024 年 4 月中旬
京津冀三地红十字会志愿者们
再一次满怀深情
前往所在地区医院血液病房
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
“彩虹计划”心愿收集之旅
多年来
参与“彩虹计划”的人士包括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志愿者
高校红十字会学生、红十字工作人员
和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
就让我们一起,
聆听他们与“彩虹”的故事...
关于“彩虹计划”
能写的太多
一个孩子一个心愿
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还记得第一次进到病房
见到那群长期住院治疗
不善沟通的他们
还记得第一次隔着无菌仓的玻璃窗
和里面的孩子说“你好”
还记得那个突然呕吐
一把抓过手纸擦了擦嘴
却安慰我说他已经习惯了的孩子
还记得那年儿童医院的001号
心愿卡背后的伤心
还记得朋友每年以孩子的名义
认领心愿后给我发来的感谢卡
还记得有个店家
在我挑选汉服沟通的时候
特地多送了一套给陌生的女孩
还记得有个光头小女孩
摸着我的头发满眼写着羡慕
还记得那个跟自己小名一样的孩子
她想要的是芭比娃娃
还记得那些把礼物
送给自己弟弟妹妹
想要弥补父母照顾自己
忽略了另一个遗憾
还记得那些跟我说
长大要当警察、消防员、医生的孩子们
因为他们想要拯救别人
还记得那些守在孩子身边
却因为我们瞬间破防
泪流不止的妈妈
记忆的碎片
因为五月的一场比赛
不停地出现在了脑海里
回望“彩虹计划”一步步成长的时光
我也从校园走向了社会
当别人惊讶着
“彩虹计划”十五岁了
你做这份公益是真爱啊
我想说
这世间纷纷扰扰
我们又何尝不是被这些孩子
治愈的那一个
那些小小的、孤单的身影
用他们大大的力量
忍受着治疗的痛
因为生的希望那么强烈
那些心愿卡上稚嫩的笔迹
讲述着孩子们大大的期待
因为美好的梦想需要康复后去实现
每年和孩子们接触的时间并不长
却能让着急忙碌的我们停一停
去感恩生命可贵!健康可贵!
十几年前
中华骨髓库不到百万志愿者
我们一心想着
希望更多一些人加入中华骨髓库吧
或许那些在等待生命奇迹的孩子
会多一份生的希望啊
十几年后一天
我欣喜的收到一个信息
“妮妮,我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啦!”
这位陌生又熟悉的大哥
是几年前高铁的邻座
听到我电话在讲
造血干细胞宣传的事情
与我加了微信
他回到浙江后
便去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也第一时间给我发了证书
经过了解
他这次配型上的是一个几岁的小孩
只可惜他说自己的血样排队较后
可能没有办法实现捐献
我说:“您想想
有近十个人在排队
等待救这个孩子
何尝不是另一种值得?”
作为“彩虹计划”的志愿者
我们在为这群孩子们
积极奔走呼吁的时候
带着孩子们的每一次微笑、每一句感谢
这份公益的信念里有他们给予的能量
十五年
我们有幸守护他们
五彩斑斓的美好心愿
却也有幸被这些孩子
轻轻地默默的治愈着
2024年5月21日
我带着“彩虹计划”站上
首届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大赛的讲台
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把这群孩子和他们的梦想
告诉现场的每一人
有个坐在角落里的选手
眼里带着光
陪伴了我整整四分钟
台下她告诉我
她之前的志愿服务
也接触过这群孩子
他们也有类似的项目
我的讲述她当做自己的项目在聆听
一个做心理健康的志愿者告诉我
她知道这些孩子有多难
他们的父母内心有多脆弱
或许有一天我们可以一起
为这些患儿家庭再做些什么
我们可爱的“彩虹计划”小熊
成为了项目大赛北京展台的亮点
从北京一下子去到了
全国各地志愿者的怀抱
大赛的获奖奖杯
是对“彩虹计划”过去和当下的认可
也是一个新的出发
人道、博爱、奉献
是每一个志愿者在心底秉持的使命
用一点一滴的志愿服务
去传递这一份关于血液病患儿的关爱
信念在心
就像我们抬头看到彩虹的一瞬间
嘴角会上扬
这道“彩虹”
是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们
传递微笑和温暖的光芒
也是守护血液病患儿
梦想和希望之光
特别鸣谢本文作者
北京市造血干细胞
志愿捐献者协会 王彦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