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北京市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通过视频方式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总结2021年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工作,推动全市红十字工作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政府副市长、市红十字会会长卢彦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宝峰作工作报告。
卢彦指出,全市红十字系统要把准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政治方向,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政治站位,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更好的承担起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要围绕“三救”“三献”等重点工作,强化服务与监督。按照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的原则,瞄准困难群体的人道需求,大力开展人道服务活动。扎实推进应急救护培训,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场所、重点领域,提高应急救护培训覆盖面。重视公信力建设,加强监事会建设,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监事会监督。以重点突破带动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整体提升,协助党和政府兜住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要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素质和敬业奉献、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按明确时限和要求整改到位,并抓好巩固提高。加强红十字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加强对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红十字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加强理事队伍建设,立足本职工作,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支持红十字事业发展;要大力传播红十字理念,围绕重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讲好红十字感人故事。
会议指出,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市红十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依法履行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广泛动员人道力量,在落实推进院前急救改革、应急救护培训、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参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服务保障、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支援外省市洪灾救助等方面积极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全年接收社会捐赠款物1.62亿元;年度遗体志愿报名1147人、捐献292例;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报名36287人、实现捐献3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58例,捐献数量创年度历史新高;应急救护取证培训21.56万余人,成为取证和普及培训推进力度最大、惠及百姓最多的一年。
会议强调,2022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市红十字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红十字事业重要指示精神和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履职尽责,深化改革创新,抓好《中国红十字事业和北京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度任务落实,强基础、抓重点、创品牌、提质效,推动全市红十字工作高质量发展。
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红十字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北京市2021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报告》《北京市红十字事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北京市红十字会会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北京市红十字会会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变更、增补北京市红十字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的议案》。北京市红十字会监事会通报了2021年度监督工作情况。
北京市红十字会理事参加会议,北京市红十字会监事、北京市纪委市监委驻市卫生健康委纪检监察组张靖明组长列席会议。
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还召开了第十届常务理事会第二次会议。
撰稿:刘佳
编辑: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