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早预警,早行动”-《2009世界灾害报告》出版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0-01-22

由总会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翻译的《2009世界灾害报告》(中文摘要)近日出版,即将与读者见面。该报告是红十字国际联合会每年出版的对世界灾害问题的研究成果。今年的报告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报告根据世界各地灾害反应的情况,综合分析了相关经验,为备灾救灾提供了案例和参考。本网将陆续刊登中文摘要全文。

以下是国际联合会秘书长为报告写的序言。

早预警和早行动:备灾的重要合作

在自然灾害和它们的影响方面,2008年是最严重的年份之一。虽然自然灾难绝大多数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随着气候变化,但是只有当它超出人们的应对机制和人们无法控制它的影响时,它们才成为灾害。世界最穷的和最脆弱的人是受威胁最严重的社区。

今年的《世界灾害报告》的重点是减灾的两个方面:早预警和早行动。过去30年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呈下降趋势,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建立了早预警系统。科技的进步,预报技术和信息传递的发展是发生积极变化主要原因。然而,更为基础和重要的是要发展一个更加以人为本的模式,确保卫星、计算机模型和其他科技所采集到的预警信息能够到达受威胁的社区,然后开始行动。

2004年的海啸把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早预警系统上,因为在印度洋地区没有这样的系统。虽然海啸很少发生,但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失去了生命。还有很多对于多发性灾害需要建立早预警系统的典型案例。最受关注的两个案例是在孟加拉和古巴的热带风暴,当地有社区为本的早预警系统,进而是迅速的评估,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莫桑比克在早预警系统和早行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们的报告显示,2000年世界媒体对莫桑比克的关注主要是那里发生的洪水和大规模的救援。但是2007年和2008年,该国又遭遇了严重的洪水,而报告死亡人数却下降了,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建立的早预警系统,并且与社区层面的早行动联系在一起。

遗憾的是,世界范围内还没有把有效的早预警系统纳入到灾害管理和减灾工作中。在发展中国家,设备、技术和资源都短缺,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在建立早预警系统方面做的不够,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协调和沟通。

早预警系统本身不能阻止风险变成灾害,早行动是根本。

早行动比救灾涵盖的范围更广,是一套时间表。根据季节性灾害预报准确性的不断提高,可以是对水灾预报数月内的反应,也可以是对于飓风几天内的反应。

早行动是在更长期的层面上,针对风险模型,运用当地的知识,努力减少人们对风险的弱势状况。这样的行动,通常需要成百上千万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志愿者的参与,包括减少贫穷和疾病传播、通过立法来规范更严格的建筑准则、加强社区应灾能力、帮助社区适应气候变化的风险等等多方面的措施。

然而,即使是有及时的早预警和有计划的早行动,人们还是会遭受自然突发事件的灾害性后果。例如在莫桑比克,政府和联合国机构在2008年3月就发出了即将会出现严重食物短缺的预警,其中2007年农作物欠收是诸多因素之一。红会于10月份发出了国际呼吁,动员了数千名红会志愿者,并与世界粮农组织合作,在全国开始分发粮食。但是,由于政治和其他一些原因,再加上当时的经济情况,人道救助工作受到了阻碍。虽然有早预警和早行动的意愿,但是莫桑比克大多数人在那一年还是又一次经历了食物严重短缺。

早行动不仅仅是应对突发情况,而更是对未来和高效果的长期投资,但是这对于一些个体、捐赠人、国家和一些“人道主义领域”的组织等却还是有待吸取的教训。即便是事实已经越来越证明备灾领域1美元的投入可以节省救灾工作4美元的投入,改进工作还是有太多的阻力。为什么不能给我们设定大胆的的目标呢?比如将救灾工作20%的资源用于减灾工作上呢?

早预警和早行动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减少弱势,提高应灾能力。加强社区备灾和提高应对风险/突发事件影响的能力是防止灾害减缓最贫穷国家发展的正确途径。在这方面,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在救灾工作的同时——多年来一直在积极的努力,支持社区减少弱势,提高应对能力。正是因为我们的坚持,我们的工作不仅符合国家和国际的战略方向和重点,包括《兵庫行动框架》和“千年发展目标”,而且还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世界金融不景气,又伴随着气候变化的挑战和“意外惊喜”,我们必须加强我们的备灾工作,最有效地保护人的生命财产,保护发展。

早预警和早行动提供给我们许多国内和国际上的正确方法。

联合会秘书长 BEKELE GEL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