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遗体捐献 大爱奉献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2-03-22

社会上众多的有识之士将自己百年之后的遗体捐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为人类的健康和医学事业的发展做最后的奉献。他们被医学界尊称为“大体老师”和“无言良师”。“大体老师”中有些人生前就是医疗、医学教育工作者,他们深知人体解剖对于基础医学的重要意义,愿在去世后为自己一生热爱的、奋斗的事业做出最后的贡献。“大体老师”中更多的人生前只是普通的市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付出、服务社会,当他们了解到医学教学对于遗体的迫切需求时,就有了去世后为社会再多做些贡献的朴实愿望。

图片
图片

“大体老师”奉献了自己,带领医学生们认知和探索人体,使医学课本上冰冷的理论概念,变为医学生们亲身感知、更为具象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为培养优秀的医务人员,推动医学进步、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图片图片

红十字组织依法

参与和推动遗体捐献工作

1999年,在市红十字会、市民政局、市教委、市卫健委、市司法局和市公安局的共同合作推动下,北京市遗体捐献工作正式启动。

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负责北京市遗体捐献宣传动员、报名登记、缅怀纪念工作,一直以来致力于扩大社会宣传效应、呼吁广大市民关注遗体捐献、提升捐献者殡葬等人道关怀服务质量等工作;尊重和维护捐献者生命尊严,保障遗体接受告别、医学教学课前告别、年度纪念缅怀工作的规范开展。全市现设立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共三家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负责遗体捐献的具体接受和医学教学、科学研究工作。

截止到2021年底全市累计登记志愿捐献人数28000余人,实现捐献人数3932人(包括1999年前接受的遗体捐献者)。捐献者的姓名镌刻于北京市遗体捐献生命纪念碑。每年北京市红十字会都会在清明节前夕组织举办生命追思会纪念缅怀捐献者。2022年将举办第十六届生命追思会。


遗体捐献工作需要全社会的支持

遗体捐献对于医学进步、科学发展和文明建设都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希望更多的市民了解和理解北京市的遗体捐献工作,尊重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捐献选择,认可捐献者的社会贡献,共同建立正能量的遗体捐献社会环境,促进遗体捐献工作的长足发展。

撰稿: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