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最后一课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1-09-27

——器官捐献者杨海平的大爱善举

2021年9月25日4时,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ICU门外伫立着手持黄色菊花的人们,气氛宁静、肃穆。

“儿子,爸爸正在给你上最后一课,他的器官可以挽救四个人的生命,使两个人复明,他用最后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记着,妈妈要是到了这个时刻也要捐献,你一定要同意。”“我...一定同意。”

709047488

ICU的门缓慢地打开了,病床被缓缓地推了出来, 器官捐献者杨海平安详地躺在病床上。一支支黄色菊花被轻轻地放在他身体的两侧。“海平,我爱你!”妻子一边呼唤着一边将代表“我爱你”的三枝鲜花放在了他的枕边。ICU病房距手术室30米的距离,却似走了一生。海平的家人和亲友含泪将他送进手术室。妻子和孩子站立在手术室门外,向海平做最后的告别,请他放心,他们会坚强地生活下去。

1

杨海平1996年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入党并荣立三等功。转业后在国企工作的他表现优异,多次荣获“优秀员工”、“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妻子是人民教师,育有两个孩子的他们是幸福美满的文明家庭。然而事事无常,不幸降临到了这个普通的家庭,由于突发急症导致的脑部长时间缺血缺氧,在经过10天的全力抢救后,海平最终还是离开了这个他热爱的世界。2021年9月23日这天,在得知海平已经脑死亡后,妻子和家人做出了器官捐献的决定,在挽救其他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同时使其生命延续。

1666930514

17862516

妻子曾和海平约定,去世后捐献遗体为社会做出最后的贡献,当时的海平欣然同意,然而他却成了这个美丽约定的先行者。在整理遗物的时候,妻子在他的手机上偶然发现了海平通过公益救助平台一直在默默地持续帮助他人。

3

手术室里,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了捐献者杨海平的器官获取过程,最终他捐献了1个肝脏、2个肺脏、2个肾脏和2只眼角膜,可以帮助四名重患重获新生,使两人重获光明。

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家属颁发了《中国人体器官捐献荣誉证书》,对其高尚的人格和家庭的选择致以崇高地敬意。

394108174

 追悼会上,海平的亲属、同事、战友、北京市红十字会和医院OPO的工作人员共同送别了海平。

 杨海平同志为人憨厚和善、淳朴有爱。服役期间保家为国,奉献青春;退役后,兢兢业业,服务社会。在生命即将逝去之时,他志愿捐献器官,用生命的余热温暖人间。他是父母的好儿子,妻子的好丈夫,孩子们的好父亲,同事们的好伙伴,他更是平凡普通又伟大可敬的众多器官捐献者中的一份子,用最后的选择,阐述着无私奉献、生命延续的伟大意义。

    海平,我们感谢您。一路走好!您的生命将依然光照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