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以生命来换取生命的灿烂和光辉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0-08-13

我叫祁志刚,是一名教师。我与红十字的故事简单而平实,但它却伴随了我16年的职业生涯。

第一阶段 学生的爱心触动了我

2004年6月,我来到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成为了一名老师。第一个工作岗位是在学生管理科,主要职责就是发动和组织在校学生无偿献血。从确定时间、联系血站、规划场地,到熟悉流程、沟通各系、宣传动员、再到分配名额、组织学生……一连串的工作并没有使初次参加工作的我感到任何为难,反而因为组织有序、总量超过预期而受到了院领导的表扬。

真正触动我的,还是我的学生们。在义务献血的现场,有一个环节是要把采集处理好的血袋从采集椅边传递到冷藏箱中。因为采血点护士少,前来献血的学生多,所以我还需要临时客串血袋传递者的角色。一边要照顾刚刚献完血还在椅子上休息的学生,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护士交到我手中的血袋。

短短十几步传递距离,血袋触手刹那间的温度和血浆流动的质感,给了我的手臂触电般的感觉。此后整整一天,我的手心里似乎总有那袋血液的温热,总有血浆晃动的震颤。日后回想起来我才明白,当时我手捧着的不仅仅是一袋袋的血浆,更是捐赠学生的爱心和受捐者的希望。

在来校工作之前,我从未直接接触和从事过红十字工作。在我的学生时代,我也从未参与过无偿献血等红十字公益活动。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红十字的工作,更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红十字的温度。学生踊跃捐献的无私奉献精神教育了我,让我体验到了什么是责任和作为一名教师的价值。

在此后的5年里,我一直从事学校义务献血组织工作,并获得了北京市公民献血“2006年先进工作者”称号。能够与自己的学生并肩前行,无偿捐献,或许就是教师的最大成就。

第二阶段 捐献的事业吸引了我

2009年,我从学生处调动到法律系工作,与学生的接触变得更加紧密。2010年4月中旬的一天,两位女学生走进我的办公室对我说:“老师,学校正在搞宣传活动,说过两天要招募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就是给白血病患者捐献骨髓的那种……”此时我能感受到她们眼神中的期待与向往,但也夹杂着一丝疑惑和犹豫。

当年,学生中普遍存在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疑惑和误解,部分人甚至因缺乏了解而产生了抵触情绪。我对那两名女生说:“放心吧,肯定是安全的,不是抽取骨髓,和献血类似。别怕,我也和你们一起捐献血样,做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两天后,我和26名学生一起参加了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收到入库证书的一刹那,我的生活中就多了一份期盼——盼望着配型成功的那一天。2011年学雷锋日,在我的鼓励下,又有11名学生在东直门流动献血站加入中华骨髓库。

血样入库只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第一步。在26名学生捐献血样的2011年年底,有两名学生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最终都没有实现捐献。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期待我能尽快配型成功,完成捐献。一是能拯救生命,二是能用我的实际行动告诉身边的学生们:我能做到的,你也能,而且会比我做得更好!

就这样,我一直等待着,盼望着。7年间,学生换了一批又一批;7年间,我从法律系调动到了社科部;7年间,为了那一天的到来,我保持着不吸烟、少饮酒、多运动、不熬夜和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

第三阶段 家人的激励升华了我

2017年大年初六上午十点左右,我接到了期盼已久的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电话——我的血样初步配型成功!怀着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握着电话,我没有一丝犹豫,当即表示:“我愿意继续捐献!”

2017年2月14日,我在爱人和儿子的陪同下,抽取血液样本用于高分配型、聆听捐献流程、正式签字确认。10天后高分配型成功。1个月后,体检全面合格,我做好了所有准备!

4月27日早晨7点,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式开始。经过近四个半小时,我终于完成了第一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正当我如释重负地享受奉献他人的快乐时,医生告知我这次采集并不成功,采集出的有效成分不充足,不能满足对方移植手术所需。医生向我解释原因:一是也许因为我年龄偏大,自身机能退化活力不足;二是也许我对动员剂药物不敏感,被激发排放到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较少。医生再次征求我的意愿,我毫不犹豫地再次伸出了手臂!第二天的采集仍持续了近四个半小时。这一次的采集终于满足了患者移植手术所需。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健康与生命的价值;那一刻,一个陌生的生命正因我的存在而重燃希望。7年如一日的等待,我终于让我的学生们知道:7年前的决定,绝不是一句空洞的表态!

捐献完成之后,如大家所见,我依然健康,而且更加充实快乐,我得到了来自红十字会和各个方面的关怀、问候,也使我身边更多的教师和学生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公益事业,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无偿捐献的事业中来,参与到红十字事业中来,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会得到不断地传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