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浙江德清女子抗癌三年离世捐献遗体用作医学研究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8-10-24

9月7日清晨,随着浙江大学医学院的工作车辆驶出高速口,德清县武康街道五龙小区居民应建平用手撑住膝盖缓缓站起,转过身走进屋,为刚过世的妻子李建华做离开前的最后准备。

李建华生前坚持抗癌近三年,最终在白露节气的前一天,走完了最后一段人生旅程。生命定格在47岁,李建华留下的,除了家人无尽的思念,还有她自愿捐献用以医学研究的遗体。遵从妻子的遗愿,应建平在妻子走后的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工作人员。

“一家人都是好心人,虽然家境贫寒,却一直在做好事。”听到李建华过世,左邻右舍纷纷赶过来送李建华最后一程。

李建华生前因为腿部残疾,一直待业在家,女儿读高一,婆婆身体也不是很好,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丈夫应建平。虽然家境贫寒,但一家人最热衷的就是做公益。应建平一直是清禾义工的志愿者,每到节假日,他都会带着女儿一同前往莫干山景区做志愿服务。而在李建华生前,最宝贝的也就是丈夫参加各类活动的志愿者工作证,一直整整齐齐地放在客厅最显眼处。

“这不是李建华一时兴起的决定,而是他们夫妻俩商量很久后的一件事。”李建华的姐姐李建英(化名)抽泣着说,今年5月得知妹妹有捐献遗体的想法,一开始有些不理解。为了全心照顾李建华,妹夫应建平辞去工作,陪伴妻子在杭州进行化疗。但由于2016年发现时就已处于结直肠癌中晚期,加上身体状况本就不好,李建华一直未能达到手术指标,只能进行保守治疗,而经济拮据也成了抗癌路上的拦路虎。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李建华就回到了家中开始服用中药。

“当时李建华就说起,真希望有一天,能研究出治疗这些病的特效药,让患病的人少些痛苦。”李建英说道,这也是李建华选择遗体捐献的初衷,而这句话也让她多了一份理解。随后,看到身边也有遗体捐献事例发生,李建华和丈夫就开始关注遗体捐献的相关事项。

3月以来,应建平先后到浙江省红十字会与德清县红十字会咨询,得知浙江大学医学院专门为遗体捐献者建无言良师碑,应建平又带着孩子去了浙江大学,并将此事和妻子一再确认,和孩子耐心讲解。最终在2018年6月,李建华签署了遗体捐献确认书。

“很舍不得,但我相信妈妈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李建华的女儿说,在跟随父亲一起做公益的过程中,奇奇也感受到此举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