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知道她要捐遗体,丈夫竟然这样说...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8-06-06

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经常会感叹他的短暂,遗憾他无法再生。但是,有一些人,却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实现着生命的延续。在石景山区就有这样一位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她就是石景山区红十字志愿者张茜。

曾经的她,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家庭,照顾父母,培养孩子,呵护丈夫。生活简简单单,忙碌并幸福着...

有一天,社区居委会打来电话让她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她心想,培训嘛,听听就行,能学点有用的东西更好。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通过红十字会老师的讲解和带教,她不但学会了心肺复苏和创伤救护等急救技术,更重要的是她被老师讲的红十字知识深深吸引,同时也体会到了红十字精神的内涵,就是呼唤和倡导人们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爱护他人。

很快,在张茜精神世界里的那份善良、那份慈悲的情怀被激发了出来,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张茜决定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

一天上午,张茜来到了无偿献血车上,不但要求献血,而且还要求多采集10 毫升血液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当时的工作人员很惊讶,因为平时来这都是自愿献血的,而要求采集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的,张茜还是第一位。

她跟医务人员说:“我一想到那些在病床上等待配型成功进行移植的孩子们,心就很痛。他们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他们还那么小,就要面对死亡!我真想能有个机会帮助到他们。”就这样,张茜成为了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当张茜在红十字志愿者的路上执著前行的时候,自己的精神世界也随之逐渐丰满和强大起来。她又有了一个更大的理想,就是要成为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她决定了,捐献遗体。她要打破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固有的生死观念,决心将此善举进行到底!当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父母、亲戚、朋友的时候,可想而知,没有赞同的声音。

母亲担心的说:“我的傻闺女,你平时帮帮这个,帮帮那个,妈不反对,知道你是干好事,不过就你说的这事,妈听着都瘆得慌。”

亲戚朋友也劝:“常言说,体之发肤,受之父母。你这么一捐,家里老头老太太能好受?咱们都讲究个孝道,你这么决定,怎么跟老人交代”?

对于这样的劝阻,张茜也只能慢慢解释,“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健健康康的生活,当我们生病的时候,都希望找个好大夫看病,可培养一名好大夫是非常不容易的。如果一个大夫连解剖知识都不全面,能为我们治好病吗?”

经过一个多月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和软磨硬泡,张茜的父母眼含热泪,终于点头同意。其实张茜最在乎的还是丈夫梁照阳的想法,因为遗体捐献协议书上必须要有家人的签字。

自从她和丈夫说完以后,这位平时直率实在,有啥说啥的山东大汉却沉默了好几天,他心里不是滋味:“为了能够帮助他人,我媳妇这事办的完全正确,明明知道是个大善事,可怎么轮到自己就那么别扭呢?一想到将来...”

不管怎样,善良的梁先生还是有了自己的决定。就在张茜把遗体捐献协议书放到他面前的时候,他也同样拿出了一份。张茜一愣,梁照阳开玩笑的说:“咱们夫妻俩什么时候都要永远在一起!”妻子丈夫相视一笑。

2008年7月,她和爱人将双方相互签名的《北京市公民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交到了首都医科大学,2008年9月17日正式成为了遗体捐献志愿者。同年10月,张茜和梁照阳又与同仁医院签订了眼角膜捐赠协议。这就是红十字精神在这对夫妻身上的完美诠释。

尽管人的生命终有消逝的那一天

但或许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尽管人的一生或许平淡无奇

但也可以选择成为像张茜、梁照阳夫妇这样无言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