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相见时,我们已经血浓于水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8-05-22

2018年5月4日,彩虹计划推出线上礼物认领,不到两天的时间302个宝贝心愿就被认领完毕。陆陆续续地我们收到了一个又一个包裹,每一份礼物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爱,我们期盼着一张张童真的小脸在收到礼物的一刻绽放开心的笑容。

正当我们整理着孩子的礼物,一条短信打破了我们的快乐:“老师,不要准备XXX的礼物了,孩子已经不在了。” 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工作。

病魔你为何如此残忍,连孩子实现一个小小的心愿的机会都不给?!

我们不禁惋惜彩虹计划能帮孩子实现小小心愿,却挽救不了孩子的生命。

对于白血病患儿来说,没有什么是比生命更好的礼物了。

除却不幸,也有很多幸运的孩子,他们在中华骨髓库配型成功,再次获得新生。

2018年5月5日,就有这么两个幸运的孩子来到北京市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300例纪念活动的现场,并与为自己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好心人见面。

我还有一个哥哥

2014年4月的一天,小锦的妈妈正在给年仅6岁的小锦洗头发,她发现孩子身上只要搓一下就会起红红的小点,加上最近孩子老喊累,小锦妈妈决定带着孩子去县医院看看。

“当时查出来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时候,我们全家人都崩溃了,我们甚至都没听说过这个病。”小锦的妈妈说,“医生说治愈的几率极低,劝我们放弃。我们坚决不放弃,带着孩子一家医院一家医院的治疗。” 本该到了上学年龄的小锦没有坐在教室里,却开始了漫长的病房生活。

后来在空军总医院治疗时,医生说治疗小锦的病需要骨髓移植,于是小锦的家人就向中华骨髓库提交了申请。

小锦对守在病床旁的外婆说,“外婆,我怎么会得这个病,我能不能有人救?”外婆安慰着小锦,却在走出病房时泣不成声。

幸运的是,在提交申请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就通知小锦家人找到了配形成功的供者,与小锦配型成功的是来自天津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陈子扬。

陈子扬在接到中华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后立马就答应了捐献请求,“没有第二个选择在我脑海中出现,我曾经宣传过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知识,知道这对身体没有伤害。”

因为陈子扬是在北京加入志愿者队伍的,于是他选择了在北京捐献。2015年1月14日,陈子扬在海军总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了北京市第20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锦的病慢慢好转了,一家人回到老家开始了新的生活,可是小锦常常念叨:“我还有一个哥哥呢,我什么时候能见见救我命的哥哥啊?”

终于,三年后,小锦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哥哥。小锦送给陈子扬一张她在中央电视塔下照的照片,陈子扬送给小锦一支笔,希望她以后能学业有成,回馈社会。害羞的小锦尽管话不多,却在下台后紧紧牵着陈子扬的手。

因为有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们成为彼此一生的牵挂。

我的第三个儿子

2014年8月份的一天,李侠正开着车去办事,一通来自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电话打了过来,说她与一个10岁患白血病的男孩配型成功,希望她能捐献造血干细胞。或许是因为自己也有孩子,知道孩子生病对妈妈是多大的打击,李侠立马答应了捐献请求。

而另一边,10岁白血病患儿小尊首的妈妈在听到这个消息后,高兴地流下泪水。“你不知道,当初刚得知小尊首得了白血病时,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每天化疗的时候,看着孩子身上插着好多管子,自己只能跑到卫生间蹲在地上哇哇地哭,生怕在孩子面前哭影响孩子的治疗。真不知道接下来的生活该怎么办,每一步路我都不知道如何面对。”

幸运的是,小尊首的妈妈在联系中华骨髓库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得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

“可是当时我身体不好,还照顾着双胞胎儿子,我公公婆婆也不同意我捐献造血干细胞”。李侠没有想到自己的一个决定给家里带来这么多问题,可是李侠人如其名,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公公婆婆不同意,她就给他们不断地讲相关知识,终于两个老人被她说通。身体不好达不到捐献标准,那就好好增加营养,每天锻炼身体。

终于在2014年10月30日,李侠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小尊首在手术后也逐步恢复了健康。

当得知自己能与小尊首见面时,李侠说自己心里非常激动,其实自己这三年来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小尊首,他就像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

见面时,李侠送给小尊首一块手表,希望他珍惜生命里的每一秒。

未见,我们彼此牵挂,

相见,我们血浓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