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这种病北京发病率最高,很多人却羞于治疗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8-03-13

由于现代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原因,越来越多的人承受着久坐带来的健康问题,比起颈椎病、腰肌劳损等健康问题,便秘、痔疮等肛肠疾病更是大家的“难言之隐”。

调查结果显示,肛肠疾病呈现患病率高、患者就诊率低、患者认知率低的态势。肛肠疾病患病率高达50.1%,显著高于一般常见疾病,但78%的居民没有接触到肛肠健康科普知识,65%的患者发病后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仅28%的患者到医院就诊,7.7%的患者则采取自我药疗。

2011年5月,为了关注首都地区居民肛肠健康,马应龙药业集团募集100万元启动资金,联合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共同成立了马应龙健康关爱公益基金。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关注首都居民的肛肠健康状态,普及肛肠保健知识,并对北京市人群进行肛肠病预防普查,对北京市特殊群体进行肛肠病健康救助。

自成立后,基金先后对北京贫困人群、出租车司机群体、北京残疾人群体、海淀教师群体和部分社区居民进行了直肠癌的早筛和肛肠疾病的普查,并对部分特殊人群进行了救助治疗。迄今为止,基金共筛查5000余人次,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册上万余份,救助治疗百余人次。

举办宣传义诊活动

每年马应龙健康关爱基金都会举办“传递人道大爱 助力健康北京”为主题的宣传义诊活动。

2017年5月5日,北京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的医护人员一行7人带着专业器械设备及各类宣传材料走进舒耘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开展教职员工进行义诊筛查,并接受相关健康咨询、普及健康知识、发放宣传资料等。

据了解,2017年基金会共计开展义诊活动6场,累计受益人数380人次。

直肠癌早筛进社区

据有关资料显示,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大肠癌。北京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每年新增患者近10万人,占到全国发病率的1/5。

根据国内调查显示,早期大肠癌术后存活率达90~95%以上,而晚期则只有5%,所以提高重视、尽早发现肠道的异常情况,对于大肠癌的防治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肛肠疾病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马应龙健康关爱基金不仅每年都会走进社区进行宣传义诊,还于2016年在海淀区温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直肠癌筛查站。

2017年马应龙健康关爱基金先后为北京地区的社区居民开展了8次公益筛查活动,受益人群达到1071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对增强疾病预防意识,促进身体健康,尤其是高危人群的防治起到了积极作用。

健康教育讲座活动

为完善健康教育,引导建立健康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健康保健意识,马应龙健康关爱基金每年都会为北京市民举办预防直肠癌的健康知识讲座,仅2017年就举办了15场,累计培训人数576人次,发放宣传手册700余册。

在讲座中,医生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解了直肠癌的病因、症状、预防、治疗、护理等,并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方面,就应如何保持健康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这些讲座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更多的健康保健知识,赢得市民朋友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