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的北京红十字会(一)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时间:2018-08-22

小编有话说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周恩来总理对红十字会的指示为“鉴于红十字会的特性及历史状况,采取改组而不是接管方式,将旧中国红十字会改为新中国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及全国各地分会陆续开始协商改组。1950年12月28日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以下简称北京市分会)协商改组会议顺利举行,北京市分会开始走上新的航程。

一杯豆浆救回无数孩子

解放初期,一些贫苦家庭连大人吃饭都没法保障,新生儿的情况则更令人担忧,据了解当时一些新生儿经常因为生下后没奶吃而夭折。

为了保护婴幼儿健康,北京市分会在七区和八区劳动人民居住的地方,设立了两个豆浆营养站,为无奶吃的贫苦婴幼儿免费提供豆浆,每天供120个婴幼儿食用,一年供应豆浆5.3万多斤,使无奶婴幼儿基本上维持了正常营养,豆浆站深受人民欢迎。

崇文门外卧佛寺2号婴儿甄国友的妈妈感动地说,“我们一家6口人,就靠他爸爸一人蹬三轮车养活,生活十分困难。以前生的孩子因无奶吃都死掉了,要不是红十字会豆浆站每天免费发给我们救命豆浆,这个孩子也难活下来。”类似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不少家长写信给红十字会表示感谢。

百废待兴之下,单靠政府投资建立医疗机构远不能满足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北京市分会本着总会“先发展业务,而后发展会务”的指示精神,积极创建医疗保健机构,解决人民的医疗需求。

积极创建医疗保健机构

到1952年底,北京市分会所属事业单位由改组前的1个肺结核疗养院发展到包括助产学校、产院、门诊部、妇幼保健站等大小13个单位,收到良好效果。

仅据4个妇幼保健站1952年年底统计,门诊治疗达17093人次,接生1272个,产前检查、产后访视共10674人次,预防注射17886人次。门头沟妇幼保健站还培训了50名接生员,在宣传妇幼卫生和推广科学接生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

结核病防治院(原名肺病疗养院)

为了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北京市分会于1951年12月7日将疗养院改为结核病防治院。医务人员走出医院开展防痨宣传,深入各单位进行集体透视,推行卡介苗接种,从而使群众对预防结核病有了一定认识,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显著增多。1952年与1951年相比,透视人数增加7702人,门诊检查增加了5102人,住院治疗增加了59人。

助产学校

该校原名北宁高级助产学校,创建于1945年。北京市人民政府1951年8月15日(51)秘柴字第2529号批复,同意接管私立北宁助产学校,改称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助产学校。1951年9月1日,由北京市分会正式接办。1953年10月该校归并到北京市立助产学校。

该校共培养200多名助产士,输送到各方面工作岗位。该校还曾接受总会分配的淮河医疗队任务,有22名同学参加。还有17名同学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

产院

该院原是私立北宁助产学校的附属医院,北京市分会在接管助产学校时同时接管该院。接管前该院产床15张,接管后产床增至23张,婴儿床25张。1953年10月助产学校合并到市立助产学校后,该院即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产科医院,其业务由公共卫生局妇幼科领导。

1956年9月24日,该院迁至前门北火扇新址,保留红十字会名称。人事、业务等统由宣武区卫生局领导。1957年3月11日改名为北京市红十字会产院。

第一门诊部

该门诊部设在宣武门外丞相胡同甲62号。设立之初只有职工7人,到1953年职工发展到20人,设内、外、儿、妇科,平均每月门诊量为370人左右,并担负本地段的预防注射、儿童保健等工作。1957年3月改名为北京市红十字会丞相胡同门诊部。

颐和园门诊部

该门诊部设在宫门前15号。颐和园内有职工数百,附近有居民数万,每值春秋佳日,游园者日以万计,而该地区过去无医疗机构,如有临时疾病或意外,伤患却无法就近救治,北京市分会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在此成立门诊部,以满足人民的医疗需求。

该门诊部以内科、外科为主,并设专人到颐和园巡诊,为游人进行卫生防病宣传。在游人多的季节,在颐和园门口设立临时医疗服务站,深受游人欢迎。

什坊院医疗站

该站原名西郊什坊院保健院,解放后,院长将保健院的药品、器材捐献给中国红十字会,1952年6月11日由北京市分会接管,改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北京市分会什坊院保健站,当时职工17人。

该站医务人员为保护农民健康,身背药箱,常年深人农村,开展防病治病、接生访视、预防注射,并协助各村建立起防疫卫生委员会,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

由于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职工人数随之增加,到1952年底,分会和所属单位职工人数达到2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