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身边人的支持是捐献者强有力的后盾”——记北京市第5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2-08-08

近日的北京酷暑难耐,街上行人不多,8月5日清晨,阿昊匆匆吃过早餐,带好随身物品,从病房出发,来到采集室。他要为一名陌生的血液病患者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

阿昊今年40岁,就职于某央企,是一名研究员,主要做一些特大桥的课题研究和设计工作。

2018年,阿昊无意间在媒体上看到了志愿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新闻,这让他想到或许自己也有机会做同样有意义的事。一次无偿献血的过程中,阿昊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

今年6月24日下午,阿昊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此时的阿昊正在厦门出差,和同事们一起负责一个特大型项目,工作非常繁忙。接到电话后,他想,患者确诊血液病非常不幸,而自己又恰巧有机会帮助他,不应有所迟疑。唯一让他担心的是手中正在负责的大型项目会不会因为自己要回北京进行采集而受到影响。

阿昊向领导说明情况,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领导不仅对他想要帮助患者的举动大加赞扬,还告诉他可以放心去北京采集,项目的事可以由其他同事先处理。

这让阿昊放下心来,接下来,他向不懂造血干细胞采集相关知识的家人们详细解释了捐献流程无损健康,赢得了家人们的支持。

随着血液分离机开始运转,阿昊放松下来,他说自己在初配型成功之前对于造血干细胞知之甚少,身边的亲友对这项工作更是有很大误解。“每一个捐献者都需要身边人的支持,家人、领导、同事都不可或缺,这是捐献者强有力的后盾。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捐献者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向身边的人做了很好的科普宣传,了解的人多了,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人就也多了,会有一个良性循环。”

中午一点,阿昊完成捐献,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将由专人送往患者所在医院,为他送去生的希望。

阿昊完成采集

撰稿:陈默

编辑:郑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