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逆行!退伍军人疫情期间捐献造血干细胞 ——北京分库第50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2年5月16日,北京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市民都尽量减少外出,而32岁的退伍军人小航却一大早收拾好随身物品前往驻京部队某医院细胞采集室。他要为一名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的生命。
2018年,退伍后的小航在无偿献血时,护士向他简单介绍了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随即他决定加入中华骨髓库。“以前只是在新闻上面偶尔听到过中华骨髓库的新闻,并不是很了解。作为一名退伍的军人,在部队锻炼了几年,思想觉悟提升了,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比较有自信,我相信如果有这个机会,我是可以帮助到血液病患者的。”小航说。
时间来到2022年3月,小航接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在中华骨髓库留存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问他是否同意捐献。此时的小航刚刚换了工作,到新单位才3天。“当时的心情既激动又有点担心。激动是因为自己终于可以救助血液病患者了,这是每一位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入库初衷。担心的是觉得可能会影响新工作,也怕家人们不支持不理解。”
接到电话当天,小航就跟父母和女朋友说了这件事,家人们之前没接触过这方面信息,很是担心。小航根据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发给他的相关资料和捐献流程向他们做了详细解释,打消他们的顾虑。让小航没有想到的是,单位领导在得知小航要捐献造血干细胞帮助血液病患者后,对他的义举大加赞扬,同事们也主动承担起他的工作,全力配合好采集工作。
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之后,小航偶尔会出现腰酸的感觉,他知道这属于注射动员剂的正常反应,“这点不适丝毫没有动摇我的决心,因为之前有了充分的预想,就把它当成必要的环节了,自己也能承受。”小航与其他病房的患者和亲属供者聊天,了解到血液病患者经受的痛苦及治疗的艰难后,更加坚定了他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心。
采集过程非常顺利,中午1点时,小航完成捐献。“苦难终将过去,前行的每一步都是走向光明,希望我能帮助你重新燃起力量,冲破黑暗,冲向未来美好幸福的时光,祝你早日康复!”小航在写给患者的信中写道。这封信将和他捐献出的造血干细胞一起,在今天稍晚时候抵达患者所在医院,为他送去“生命的种子”。
小航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撰稿:陈默
编辑: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