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延续生命 篮球教练捐献造血干细胞——北京分库第496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作为一名教师,多年来,我一直尽全力把所学教给孩子,直到查出白血病的那刻开始,我的人生彻底发生了变化……”2022年4月25日一早,在部队驻京某医院细胞采集室,阿飞手捧着这封信,说真的很庆幸自己能帮助到这位患者,给他的生活带来希望。
99年出生的阿飞是一名篮球教练,从事青少年篮球培训工作。2018年,还在上学的他在一次献血过程中,听到护士介绍的造血干细胞捐献相关知识,“当时并没有太多考虑,觉得可以帮助别人,就留存了血样加入骨髓库。”
随后的几年中,阿飞毕业、工作,逐渐淡忘了这件事。直到2022年年初,他接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在中华骨髓库留存的血样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问他是否同意捐献。“因为时隔已久,第一反应是,会不会是我的个人信息泄露导致的诈骗。”阿飞说。随后,工作人员向阿飞详细解释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原理和流程,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我也上网看了很多捐献者的新闻宣传,既然可以帮助患者,又不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我认为这件事没什么可犹豫的。”
由于阿飞对应的患者是一位成年人,所需的造血干细胞更多,入院后注射的动员剂量也会相应变多。“最有趣的是,第一天开始打动员剂,打完一针后没多久护士又回来了,告诉我刚刚的量不够,还需要再多打一点。”阿飞笑着说,动员剂打到胳膊上还是会有点疼,但是想到可以帮助患者,“这点疼不算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阿飞对应的患者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患者在写给阿飞的感谢信中提到,自己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有待赡养的父母,有未成才的孩子,还有未尽的教育事业。我会告诉家人,告诉学生,这世间的大爱。”
阿飞说,“我和这位大哥都是教育从业者,这不得不说是我们两个人之间更深的一层缘分。希望他早日康复,回归自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中午1点,阿飞采集结束,他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将由专人送至患者所在医院,送去生的希望。
阿飞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撰稿: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