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消防员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血液病患儿生命——北京分库第4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2-04-12


2022年4月8日上午,驻京部队某医院细胞采集室,24岁的消防员小航正在捐献淋巴细胞。这是他第二次挽救同一位血液病患者。9个月前,他已为这位素不相识的患者捐献过400多毫升的造血干细胞。

小航是北京市消防救援总队海淀支队的一名消防员,2019年,他有一位好友身患白血病,急于帮助他的小航向医生咨询,得知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许可以帮助到血液病患者。就这样,小航专程前往天津市红十字会,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然而,造血干细胞配型几率极低,小航没有与朋友配型成功,好友还是不幸离世。这件事给了小航很大触动,他想到,有越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或者许多血液病患者就不会离世。

2021年5月,小航接到天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留存的血液样本与一名2007年出生的血液病患儿初配型成功,小航毫不犹豫地回复愿意捐献。后期,顺利通过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并于6月完成捐献。

2021年6月30日小航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2年3月,小航再次接到天津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他帮助的患者小朋友病情出现了反复,需要再进行淋巴细胞移植巩固治疗。“当接到需要二次捐献的消息时,我心里上其实没有丝毫犹豫,因为我是一名消防员,听到救人,是义无反顾的。”由于此时,小航已经来到北京,工作人员便将他的相关信息转到北京进行后续工作。

小航的妈妈得知儿子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要进行第二次捐献,特别担心,经过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小航的耐心解释,妈妈最终对小航的决定表示支持。她说,“作为一个母亲,当然担心自己孩子的身体。但是想到对方患者的母亲,她应该比我更担心和焦急,还是希望能给患者和他的家庭带来希望。”

小航作为一名消防员,平日里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群众的困难,大到房屋起火、车辆自燃,小到帮助居民开锁,甚至是摘掉卡在手指上的戒指。“有一次,一个村民自建房起火,房主告诉我们里面有1个液化气罐,没想到进去之后共发现6、7个液化气罐,出来之后想起来才觉得后怕。”小航说,自己想要过有意义的人生,不论是消防这份工作,还是捐献造血干细胞,“我只是换了个身份,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

中午1点,小航采集完成,他特意换上自己的工作制服拍照留念。“虽然不能像父母一样陪伴在你身边,但是在你需要的时候我一定会出现。哥哥希望你百折不挠、健康成长。”在给患者的信中小航写道。他的这封信和采集好的淋巴细胞将一起,再次为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image.png

小航完成淋巴细胞采集


撰稿:陈默

编辑: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