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中心护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北京分库第48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2022年1月25日小年这一天,已进入年关岁末的北京大街小巷挂满红灯笼,充满浓郁的年味。然而,受超强传播力的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新冠病毒影响,整个京城依然笼罩在紧张气氛中。今天一早,经过一次次的扫码、测温,我们终于进入驻京部队某医院采集室,在这里我们见到了29岁的阳阳,她马上要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为身处病痛中的“陌生人”带去生命的希望。
阳阳是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的一名护士,平日里负责在献血车上为无偿献血的志愿者进行采血。“我们会在志愿者进行无偿献血时向他们普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很多捐献者听到我们的讲解,就会选择多留下8ml的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
然而阳阳自己加入中华骨髓库,却也是受一位志愿者的影响。“当时我刚开始从事这份工作,在为一位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采样时,他告诉我们,自己朋友的孩子得了白血病,一直找不到配型。他们就尽可能发动身边的人都加入中华骨髓库,看有没有机会能够帮助到血液病患者。”志愿者的讲述让阳阳对造血干细胞和血液病有了更为深刻和具体的感悟,随即,她请同事为自己也留存了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阳阳曾数次进行无偿献血
阳阳说,自己时常在工作中被普通的捐献者、志愿者感动。“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位女士来进行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留样,她告诉我们,不久前自己的母亲刚刚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她想以同样的方式来回馈社会。”
“你留存的血液样本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型成功,请问你愿意捐献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吗?”2021年10月,阳阳在工作中接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没有片刻犹豫,她立即回复:“我愿意!”
阳阳说,“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深知造血干细胞对于患有严重血液病的人有多么重要。”她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阳阳的母亲在2008年第一次进行了无偿献血,后来因为贫血一直在调理身体。2018年时,阳阳亲自为母亲进行了第二次无偿献血的采血。“我的梦想就是在无偿献血截止年龄的55岁前,能够完成第三次献血。”母亲笑着说。
1月20日,阳阳入院开始进行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医生每天给她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为了捐献顺利进行,母亲天天“盯着”女儿,让她多吃东西,增强营养,注意保暖,避免感冒。
患者家长委托北京市红十字会给阳阳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道,“感谢您给我们这个普通家庭一个光明的未来,对您的感恩之情,仿佛永远也无法用言语诉说完。我们也会教育自己的孩子,成为像您这样一个对社会有贡献,对他人有爱心的人,好人一生平安。”
阳阳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1月25日中午1点,阳阳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她特意穿上自己平日工作时的护士装,为患者录制了一段小视频,“小弟弟,今天是农历小年,张灯结彩待归人,今夕人间小团圆,祝你早日康复,与家人团聚。”她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将在今天稍晚的时候由专人送到患者所在医院,为患者播下“爱的种子”。
撰稿: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