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浓 爱更浓 ——记北京分库造血干细胞第450、451例捐献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9月23日正是秋分时节,清晨的空军总医院采集室,两位来自河南的捐献者已经做好准备。
25岁的小倩今年刚刚研究生毕业,入职了一家国企,“真的就是刚刚办完入职手续,马上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小倩一开始担心刚刚入职就请假,会不被理解。没想到汇报给上级之后,领导不仅全力支持,还号召全体工作人员要学习小倩无私奉献的精神。
26岁的小辉5年前看到一篇关于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的新闻报道,“当时就被触动了,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来,帮助血液病患者。”小辉现在就职于一家超市,负责采购工作。
采集工作开始,身材偏瘦的小倩血管很细,医生扎针有困难,扎好之后,因为紧张和痛感,小倩额头已渗满细密的汗珠。小倩说,自己之前在献血和抽血过程中其实都很紧张害怕,但从未因为这个原因对捐献造血干细胞产生过迟疑,在她看来,自己承受的只是暂时的疼痛,患者却能收获全新的人生。
另一边的小辉采集很顺利,小辉上个月刚刚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因为患者病情发展迅速,时间紧迫。他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高分检测、体检和入院。小辉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在外,接到配型成功的电话后,他跟公司申请暂停了外出,全身心准备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小倩和小辉对应的患者都是成年人,采集时间相应比较长,在整个循环采集过程中,他们互相鼓励,互相打气,分享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经历和想法以及生活趣事。
中午一点半,采集结束。拿着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血袋,小倩和小辉为患者送上祝福。
小倩说,“亲爱的陌生人,祝你早日康复,认真生活,努力学习,回报社会!”小倩还选了一本相册想要送给患者,希望他能够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小辉说,“有缘人,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你早日康复,伸开双臂拥抱这个温暖的世界。”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小倩和小辉的爱心正如秋天的果实,闪烁着光芒,为患者传递生命希望。
图1:小倩和小辉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
图2: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西城区红十字会、所在公司领导慰问小倩
图3: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丰台区红十字会领导慰问小辉
撰文:陈默
编辑:刘新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