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在心间的一朵花
——记北京第42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丝丝缕缕的阳光照进房间,照耀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思琦微笑的脸庞,她脸上的笑容如花儿一样绽放,爱的芬芳四溢而出。
20岁的小思琦是北京交通大学的一名学生,她生性娴静,一个人的时候就喜欢安静地看书。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她,在面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让小伙子也会考虑再三的事情,没想到她会义无反顾、坚定不移。小思琦说:“这是我的许下的承诺,我应该也必须去履行它!”
小思琦是在2018年加入的中华骨髓库。当时学校同时组织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活动,小思琦因注射了疫苗不能献血,遗憾之余她只能选择采集造血干细胞的活动。当时的她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还不是特别了解,她感觉虽然留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但由于配型概率很低,所以离真正捐献造血干细胞还很遥远。
直到两年后,小思琦接到消息——有一位患者和她配型成功了!听到这个消息,在感到震撼的同时,小思琦又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茫茫人海,竟然有一位从未谋面的陌生人和自己匹配成功,这种特殊的缘分让她无法对患者置之不顾。那位陌生的患者也许是倍受疼爱的子女,也许是养家糊口的父母,将心比心,小思琦想:“如果我的亲人处于相同的情况,我也会希望有位志愿者能够伸出援手。”
于是小思琦查阅了很多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在偶然间也得知同校的一位学姐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此时,她才真正感觉到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离自己并不远,就在自己的身边。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小思琦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可怕,于是她给父母打了电话,令她感动的是,原以为父母会出于对自己的爱护而反对,没想到妈妈当即就表示了支持,爸爸虽然仍然有顾虑,但在小思琦的坚持和劝说下,也尊重了她的意愿。
在决定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小思琦受到了来自家人、朋友、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爱护,甚至连初次见面的出租车司机都叮嘱她:“女孩子献完血要注意保暖,别碰冷水,洗完头发要吹干……”司机的语言虽然质朴,但其中的心意却很感动人。小思琦说:“非常感谢身边人带来的温暖!”
捐献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宋永红,海淀区红十字会秘书长刘莉,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的相关领导一同看望、慰问小思琦,对她坚守承诺、用爱温暖他人的行动给予了肯定和赞扬。
手捧着温热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小思琦的脸上流露出了由衷的喜悦和感动:“能用自己的力量去挽救生命、传播大爱,这是我心中一直的愿望。我为我能做到的事情感到骄傲,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