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用承诺许你一个未来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1-01-13

——记北京分库第418例、41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寒冬已至,春天还会远吗?

2021年1月的北京似乎格外地寒冷,泼水成冰成了朋友圈里热门的体验。但零度下的寒冷阻挡不了爱的温度,为了履行挽救患者生命的承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小露珠和孙先生相继来到医院,一场关于生命的救援即将开始、两位在病痛中的患者将带着希望迎接生命的春天。

愿你的未来色彩绚丽

小露珠今年20岁,是中国政法大学的一名大三学生。来自浙江的她,小小的个子,笑起来阳光可爱。

“从小开始,老师就一直告诉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以前我不知道该如何回馈社会,进入大学以后我了解到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才发现原来我可以通过这些方式去帮助别人。” 2018年,小露珠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问她为何要加入中华骨髓库,小露珠说:“因为我自己就是学校红十字会的成员,参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宣传工作时,我就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有一定了解——它不是牺牲一个人去救一个人,而是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对人的身体造成危害。能帮助别人又不损健康,为什么不去做呢?”

2020年9月,在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的消息时,小露珠毫不犹豫地答应捐献。“能够回馈社会、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能配型成功不仅是患者的幸运,也是我的幸运。”

然而,患儿移植的时间正好是小露珠的考试期,时间发生了冲突。为了能配合患儿的治疗,小露珠向学校提出申请缓考,一切以捐献为先。小露珠的学校了解情况后,给予了批准和支持。在约定的时间,小露珠在母亲的陪伴下顺利地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参与公益事业是人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去帮助别人不仅能给其他人带来感动、也能让自己收获开心,总的来说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希望我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让孩子远离病痛,拥有绚丽美好的明天。”


愿你的未来平安健康

30岁的孙先生,是一位北京小伙,他性格开朗又随和,言谈间流露出北京小伙的局气。

说来也巧,和小露珠一样,孙先生也是2018年加入的中华骨髓库,那是他第三次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虽然当时对捐献造血干细胞还不是特别地了解,但在听到护士说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就可以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时,孙先生毫不犹豫地留下了血样。他说:“我参加献血就是出于帮助别人的目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过程和献血差不多,并且能救人一命,我当然愿意了。”

2020年11月,孙先生接到了北京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一位患者与自己配型成功的消息。考虑到妻子还不知情,孙先生答复需要与家人商量一下。

一开始,与妻子的沟通并不顺利,妻子因为担心不同意他捐献。面对妻子的不支持,孙先生有点犹豫,但他转念一想,当初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目的就是想有机会尽己所能去救一个人,现在机会来了,如果不去的话以后肯定会后悔。于是,孙先生对妻子说:“我要是这么个小事都畏缩,以后遇到困难,我怎么拿的出勇气来保护你。”孙先生的话感动了妻子,她同意了孙先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决定。

捐献期间,虽然孙先生的妻子远在福建不能在身边陪伴他,但妻子在微信中时刻的关心和体贴,让孙先生感觉一个人的捐献也不那么“孤单”。

从入院到采集,五天的孤单和辛苦在手捧温热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那一刻,都化成了孙先生脸上开心的笑容,他衷心地希望自己捐献的造血干细胞能让远方的那位患者早日康复,未来的日子平安健康。


采集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宋永红,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海淀区红十字会、中国政法大学的相关领导一同看望、慰问小露珠和孙先生,对他们坚守承诺、无私奉献的大爱义举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2018年,小露珠和孙先生许下了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承诺。

2021年,小露珠和孙先生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承诺,用无私的爱为患者送去了迎接未来的希望。

你的承诺、他的未来,加入中华骨髓库吧,让更多的生命能拥有飞向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