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给TA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20-11-16

——记北京分库第411例、41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会觉得神奇吗/世界上有一个她/因为你做的一切才能留下/以后无论去哪,我都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有你在远方陪着我分享同一轮月亮啊……”这是一位血液病患者写给那位不知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歌。从歌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她有着对生命重生的喜悦、感恩和对未来无限的憧憬。而这个世上总有人像光一样,带给别人温暖和力量。

第二份礼物

“愿身边所有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平安,用我们的爱和信念去战胜病魔,祝你早日康复。”2020年5月当一袋希望的种子——造血干细胞连同小韩的祝福一起送到患者手中时,唯有祝愿。只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幸的是小韩救助的患者半年后复发了。这时患者医院提出:输注供者的淋巴细胞是目前最佳的治疗手段。当骨髓库的工作人员联系小韩说明情况时,小韩只说了一句:告诉我患者需要的时间。

当了解到他对应的患者只有33岁时,小韩不无心疼和惋惜。正值而立的年纪,也许他是一位父亲,也许他是一个孩子,只是无论他是什么身份,都是一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存在。知道患者的生日也在11月,小韩说,这是我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希望他以后的日子少些磨难,早日康复。

亲爱的捐献者,你们知道吗?你们简单的那句“举手之劳”,其实对于患者和他的家庭来说,却是比天还大的情义,那是生命、是一家的团聚啊!

写首诗给他

32岁的左海觉得能帮助人很有意义,就好比无偿献血,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2015年9月和朋友在西单逛街的左海看到了停在路边的无偿献血车,经常献血的他拉着朋友也“入了伙”,也是那一次,他从护士那里了解到中华骨髓库,知道了通过造血干细胞捐献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2020年9月,当左海接到北京分库的配型成功电话时,坚定的答复:我愿意!他的坚定源于能给别人带去希望,也源于他的感同身受。20年前左海的爷爷就是因为血癌去世,他说如果那时医疗水平发达,那时知道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也许老人家还能多些时间……“可能这辈子也做不了比救人一命更有意义的事了,能有这个契机,肯定要做!将来我也可以跟孩子吹牛,你老爹可是救过人的!”左海这样定义自己的选择。

看似粗犷的左海有着细腻的心思,闲暇时间他喜欢写诗,用文字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

正如不会逃避

正如熟悉爱

正如仍旧温和

接纳粗糙的山河、一切

清澈加持,喜悦灵魂

打马归来

……

正如恩赐也会归来

时光里宽厚的存在

永远不会消失

永远不会倦怠

这首《正如》是左海送给患者的祝福,正如他所说的绽放总会如期归来。

今天,北京市红十字会捐献服务中心、丰台区红十字会和朝阳区红十字会相关领导前往采集医院探望并慰问了北京分库第411例捐献者小韩和第412例捐献者左海。

把希望给TA,把TA留下。在这个洒满阳光的采集室,我们听到造血干细胞采集机的嗡嗡声,也听到了生命绽放的声音。

“会觉得神奇吗/世界上有一个她/因为你做的一切才能留下……”无论你正在经历着什么,都请相信,爱会如期而至,人间很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