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伸出手臂的样子,真帅!
——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第379、380例捐献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很多治疗和新药现在还无法撼动它的地位。
随着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的科学宣传普及,大众的认知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的奉献爱心的行列。据统计,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截止目前,入库志愿者近15万人份,有380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019年12月下旬,强子和小新在北京某部队医院同时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两位素不相识的患者带去的生的希望,成为北京分库第379、380例捐献者。
守护他,是我的职责
29岁的强子是一名军人。工作中的恪尽职守,生活中的服务于民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的强子在2015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他说报名时没想那么多,就是想给那些患者多一份希望。2019年8月初接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初配型电话时,强子是兴奋的,他说没想到这么幸运的事情会降临到自己身上。随着高分辨检测,全面健康体检,强子说每一步流程都在忐忑和喜悦中度过,忐忑的是担心自己高分辨和那位患者不相合,喜悦的是自己用另一种方式守护了他的生命。今天,躺在采集床上的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说此刻作为人民子弟兵更觉光荣,因为这是爱,更是责任,是我的责任!
愿望
24岁的小新在大学期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期间每年参加无偿献血的他,对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觉得是很自然的事。他说:就像无偿献血一样,捐献造血干细胞对身体没啥影响,还能救人一命,哪怕配型成功是件小概率的事情,但是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加入中华骨髓库,患者就有了更多希望。今年7月得知自己和患者配型成功的小新用惊讶和惊喜形容了当时的心情。他说,虽然家人不知道我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但我相信他们会支持我的决定,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不是吗?即使已经从学校毕业,走上社会,但小新对配型成功后的意愿却一直没有改变,一如他当初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时的愿望:我要给他们希望。不善言辞的小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着承诺的分量,诠释着爱心的价值。
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患者早日康复。“生命,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特别的礼物,即使陷入绝望的泥潭,也要鼓励自己,别倒下!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坚强的活下去。茫茫人海的遇见就是缘分,让我们一起加油!”强子和小新对他们的患者说。
采集当天,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主任,志愿者所在部队、单位和海淀区红十字会的相关领导探望并慰问了两位捐献者,对他们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的行为给予了高度评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场大雪让人们品到冬天的味道。伸出手臂奉献爱心的他们,即便在数九严寒的季节,仍让我们看到了志愿者们用热血和爱心浇灌的美丽风景。
感谢你捐献者,你伸出手臂的样子,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