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红十字会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
11月13日,朝阳区红十字会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开展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现场有32名人员参加血样采集,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本次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将统一留存在中华骨髓库,为血液病患者提供配型。据了解,今年年内,朝阳区已实现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200例。近年来,朝阳区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40余例,为饱受病痛折磨的血液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
11月13日上午9点,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在中国传媒大学正式开始,一直持续到下午2点结束。该校师生有序排队,依次进行信息登记。现场医护人员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仔细为前来询问的师生答疑解惑、检查身体、发放糖包。
随后,现场医护人员为该校符合条件的师生进行血样采集。同学们了解到,如果配型成功,正式捐献时医护人员将从捐献者手臂静脉处采集全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提取造血干细胞,同时将其它血液成分回输至捐献者体内。由于整个采集过程是在一个封闭和符合医疗安全要求的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是极为安全的。
在捐献现场,朝阳区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为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的32名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对他们的善举表示肯定和感谢。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参与造血干细胞血液采样的学生李傲然表示,“我一直想在20几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今天正好了解到红十字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就参与进来了。如果我的几毫升血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生命,我觉得自己真的干了一件挺酷的事情。” 在此次参加血样采集的32名人员中,有一位是来自朝阳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就是今年新入职的85后新同志、来自空军导弹部队的军转干部娄大伟。谈到参加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的感受,娄大伟说:“来这里工作后,我才知道,除了我,我们单位所有人都完成造血干细胞的血样采集了。这也使我一直想找机会参与到这项活动中去,希望能有机会配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需要帮助的人。”
在现场,朝阳区红十字会相关工作人员向该校师生发放造血干细胞宣传知识手册,增进了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的了解,使大家更加放心地参与到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活动中。现场志愿者们也协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帮助医护人员维持秩序,解答师生疑问,提高了献血效率。
朝阳区红十字会历来重视在高校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工作,陆续走进中国传媒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开展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和血样采集活动。
今年3月25日,朝阳区红十字会还专门举办了造血干细胞高校宣传工作座谈会,邀请辖区高校的红十字会代表分享自己在造血干细胞宣传、推广、采集方面的工作经验。对此,朝阳区红十字会副会长、秘书长明宝萍表示,随着近年来造干知识的普及,高校师生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主力军和引领时代新风尚的先行者,他们很多人实现了成功捐献从而挽救了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