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志愿者
——记北京分库第3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9年3月,北京的春天如约而至。一个春日明媚,阳光灿烂的下午,我第一次见到了正在医院等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小凡,一个笑起来就让人感到温暖的大男孩。
21岁的小凡马上就要大学毕业了,能在毕业前完成一次造血干细胞捐献,这让他感到非常“完美”。小凡说,他从小就对志愿服务充满着向往,所以上大学第一件事,就是加入学校的社团,参加各种志愿活动,感受着志愿服务带来的喜悦和收获。小凡志愿服务最多的就是参加支教,能为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希望,这让他充满着激情和动力!
所以,当看到学校进行造血干细胞知识宣传招募活动时,小凡毫不犹豫地填写了报名登记表并留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能为别人送去生命的希望,这让小凡感到很“赞”。
很快,仅仅十个月后,小凡就幸运地和一个患者配型成功了。得知这个消息,小凡开心不已,他非常痛快地答应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在小凡认为捐献过程一切顺利时,患者由于身体原因暂停了捐献流程。面对这突发的意外,小凡心里除了对患者的担心,还有对捐献的坚定:“只要患者需要,我时刻准备着!”。
日子一天天、一月月地过去,在历时二十个月后,漫长的等待终于结束了,当得知可以继续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小凡开心地笑了,那一刻笑容温暖了整个房间,他说:“真的很高兴,为患者高兴!”
小凡终于顺利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做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圆满完成了任务。但做为志愿者,小凡还将继续着他的志愿故事。小凡告诉我们,四个月以后,大学毕业的他要去美丽的云南,将在那里完成两年的支教任务。而此刻,他想对患者说:“人间值得,往后余生,一起加油!”
小凡用行动书写着关于自己的志愿故事,春日温暖的阳光毫不吝啬地洒满整个房间,照耀在年轻男孩微笑的脸庞上,那一刻,温馨而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