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
——记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第331例捐献者
寒冷的冬天祈盼一场大雪,即使天寒地冻那银装素裹的大地却是来年的生机勃勃。
身处黑暗的人盼望着一束光,哪怕如萤火般渺小那点点的光亮却是前行的希望。
2018年12月18日,虽然大雪未至,但他却给了她希望。这天22岁的小刘在北京某部队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患者带去了生的希望。作为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第331例捐献者,当小刘得知他是中国石油大学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时特别激动,尤为自豪。回想起当时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情景仍记忆犹新:那是大学刚开学,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老师去中国石油大学做讲座宣传,小刘看到老师课件里那些血液病患者的无助和绝望时,想着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帮助别人,挽救生命,对志愿者身体也没有伤害,这件两全其美的事一定要去做,在学校组织招募采样活动时就和室友一起报名入库了。
2018年10月的一天,小刘接到来自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的初筛成功电话时是意外和惊喜的,他不敢相信这份幸运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在确认事情的真实性后他和远在山东的父母通了电话,讲起了准备捐献这件事情,“每位父母都爱他的孩子,想着爸妈可能会担心我的身体,反对这件事。听我讲完捐献流程和采集方式后,爸妈觉得是救人一命的好事儿,特别支持我。但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捐献的时间能错开我的期末考试。”不凑巧的是患者的最佳移植期正好赶上小刘年底考试的时间,小刘的爸妈通过医生朋友了解到这种疾病的危险,了解了最佳移植期对患者的重要,他们告诉小刘:“孩子,咱们一切以患者的时间出发,爸妈相信你的实力,既能做好这件好事,又能把自己学习的事处理好。”对于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除了父母,小刘所在的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也给了他特别大的支持和无限的鼓励。
采集当天,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主任、昌平区红十字和小刘所在的中国石油大学领导前往医院探望了小刘,他们为小刘的义举点赞,为小刘作为中国石油大学第一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同学而自豪。
就像小刘的一位同学所说:一个人一生不需要干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平淡生命中,他的举动可以让人温暖一生。是啊,能带给别人温暖是件幸福的事儿,而我们相信,每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都有那个帮助别人,温暖他人的单纯的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