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守梦十七载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7-05-11

——记北京分库第277例捐献者

今年36岁的小马哥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2017年4月7日,他在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践行17年前的承诺,成为北京分库第277例捐献者。

2000年4月的一天,那时很多人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件事还不了解,那时的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还没有成立,那时19岁的小马哥也刚刚步入工作岗位。虽然过了这么久,但当时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情景小马哥仍历历在目:“那天是我的拜师日,为了纪念这特殊的日子,我去城乡的献血车献血,化验等待的时候车上的护士跟我聊起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事儿,其实当时懵懵懂懂的,不是特别理解,但我记住了一句话:如果配型成功,可以救人。既然可以救人,那就必须做。”这些年来,小马哥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并填写了遗体捐献、器官捐献同意书,他还经常参加卫生救护培训,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名志愿者。他说:“如果将来有一天我离开了,我想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小马哥说他的这些行为和选择除了家人的教育,更该感谢他的师傅,他的引路人——李素丽老师。作为影响了一代人甚至更多人的劳动模范李素丽老师不但在工作中对小马哥言传身教,在为人处世上更是他的指路明灯。小马哥上班第一天,李师傅的一句话对他影响至今:“人都有自尊心,咱售票员不能得理不饶人,让我们的乘客下了台阶,咱们的服务才能上个台阶。”

其实,小马哥这次的“髓”缘来之不易。前期他已经三次和患者初配型成功,并采了两次高分血,但由于患者的原因,后续的工作都没有继续进展。而今天,小马哥终于把十七年的守候换成了救人一命的机会。

采集当天,中华骨髓库北京分库相关领导、朝阳区红十字会领导和工作人员前往现场探望并慰问。

守梦,一个简单的“守”字却包涵太多的意义:守候、等待,无论岁月如流;遵守、重诺,无论世事无常;守护、保护,无论梦有多远。我想,小马哥今后还会继续带着心中的公益梦、人道梦、中国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