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大手拉小手,爱与相伴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7-03-27

45岁的陈大哥,是位土生土长的山里汉子。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因觉悟高早早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帮助村支书做些服务村民的工作,比如巡山、组织村里活动什么的。按他自己的话说,是最最接地气的人。他和妻子都是淳朴的老实人,这么多年来家里吃的菜都是自己亲手种的,可以吃四季。加之不抽烟不喝酒、天天巡山,身体棒棒的没生过病。就是这样知足常乐的生活,他和妻子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现在就读哈医大,大一就参加了义务献血,现在准备考研。

2014年,房山区红十字会下乡村走基层,为村民们宣传普及造血干细胞知识。陈大哥和妻子了解到人体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后,两口子毅然决然的留下了血液样本。2016年陈大哥接到了我们初配相合的电话,需要再做高分确定与患者是否完全相合。他没有半点犹豫,从房山坐了将近三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海军总院抽高分。当天正好看到一位志愿者正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更让他坚定了决心。幸运的是,高分结果他与患者的十个位点完全相合,血液检测他是RH阴性稀有血型,如果一旦实现捐献,患者也会变成稀有血型。以后可能会面临血液稀缺的风险。可是中华骨髓库里显示,他是患者唯一的希望,最后患者家属经全面评估确定还是以挽救生命为主接受捐献。

2017年3月15,消费者日这一天,陈大哥实现了他的爱心捐献。陈大哥了解到他将捐献的患者是位五岁小男孩儿时,非常兴奋。他说村子里有个得白血病小男孩儿,姐姐为他做了捐献,三年过去了,小男孩儿现在也恢复了健康。他希望自己的干细胞也能帮到这个小患者。当天,北京市红十字会、房山区红十字会、乡里村里的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到现场慰问了陈大哥,躺在床上的陈大哥有些紧张,他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领导,也不知自己该说些什么。但是,女儿从哈医大打来电话,让他倍感安慰。他说家人的支持让他感觉特别温暖,做这件事太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