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一张特殊的祝福卡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4-05-27

——记北京分库第18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4年5月21日,15:10,随着列车的启动,一份满载着爱和祝福的“生命火种”在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开始起航,它将奔赴新的生命栖息地,去创造生命的奇迹。

21日清晨6时,北京昌平区化工大学的校园,一群年轻人相约而聚。今天,他们的同学、好友小杰将在海军总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个青年的生命。这对于他们来说,既神秘又好奇。他们相约一同前往医院,不仅为了见证生命延续的神奇,还为了实现一个共同的心愿——为患者送去生命的祝福。

5月21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杰的同学来到医院看望

小杰是化工大学的学生,阳光帅气的他在同学中颇有人缘,这得益于他乐于助人、谦和朴诚的品格。大学期间,小杰曾多次参加昌平的小学助教活动,作为环保志愿者,为小学生们宣讲环保知识。2010年暑假,他还曾到内蒙古的贫困小学支教,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传授新鲜的知识。

2009年11月,小杰与室友凭着一腔热血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4年2月,尽管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不甚了解,但在知道有患者与自己配型成功了的那一刻,小杰仍是坚定地答应了捐献。因为在他看来,生命重于一切。当得知儿子要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时,朴实的父母只说了一句:“儿子,好样的!”5月20日的晚上,小杰捐献的前一天,从未出过远门的母亲特地从河南老家赶到北京,她要陪同儿子完成这次生命的救助。

小杰要为陌生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情,在同学中引起了轰动,有好奇、有担心,而更多的是钦佩,钦佩他的勇气和大爱无私的精神。在捐献的这天,他们手捧鲜花,相约来到医院,向小杰表达了心中的敬意之情。在送给患者的祝福卡上,每个同学都认真地写上了一句话,他们希望这张小小的卡片能搭载着他们的祝福,为患者送去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

采集过程中,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娜、北京化工大学常务副院长陈晓春、北京分库副主任梁永清来到现场看望、慰问,为小杰赠送了鲜花,并为他颁发了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至此,北京分库成功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187例。(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