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探讨合作方式
12月11日上午造血干细胞中心与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在血液中心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无偿献血宣传、组织、动员工作计划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
首先造血干细胞中心介绍了前期与血液中心合作的情况:
一、由红会牵头组织召集市属四家委办局及驻京部队献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等有关单位研究起草的《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立项情况。
二、在《办法》发布之前组织各委办局及驻京部队献血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情况、成立无偿献血工作领导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建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通报情况、分配任务、解决问题,制定具体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动员计划,
三、待《办法》的细则出台后,明确红会与卫生系统分工。
四、待《办法》出台后召集“办公室”成员等有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探讨建立无偿献血工作的长效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具体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动员计划,在血液供应紧张及重要节点或突发性用血事件中联合开展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广泛造成影响。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此《办法》,《办法》的制定将对推动首都无偿献血发展工作,尤其是在首都乃至全国对无偿献血工作评选表彰活动的激励机制上起到示范和引领的作用。
五、加强合作机制,“办公室”成员每年召开两次联席会议,共同发挥“办公室”作用,形成定期信息沟通机制,方便各方及时了解献血工作的动态和进展。
血液中心表示通过《办法》出台的合作过程,与红会的合作逐步理顺,各项工作衔接的越来越紧密,思路越来越清晰。对下一步共同推动无偿献血的宣传、组织、动员工作提出了如下想法:
一、《办法》出台后每两年由红会与血液中心共同组织表彰活动一次,时间暂定为每年的6.14世界献血者日。
二、利用红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协会、学校工作委员会、国有企业红十字委员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等体系健全的组织机构及血液中心在各区县的组织机构共同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可在一到两个区县如海淀区试点,利用海淀区高校多、高新科技企业多、农村城市人口人员组成多样等特点发挥红会各工作委员会机构健全的优势由上自下开展宣传工作,探索一条新的模式。
三、血液中心已向市财政申请了资金准备配备六台宣传、采血房车,拟设立在前门大街、西直门交通枢纽、北京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并抓紧推进,争取在6.14世界献血者日之前投入使用。该车分为三部分由三家(红会、血液中心、志愿者联合会)共同使用,统一标识,统一印刷宣传资料,统一宣传口径,统一志愿者资源,三位一体在为老百姓提供指路、咨询健康等服务前提下宣传献血、献髓工作。
双方通过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今后要多沟通,多交流深入探讨具体的合作模式,共同开展“多形式、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的宣传动员活动。(造血干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