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当前位置: 造血干细胞捐献

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同一天成功完成两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2-08-03

5月23日,北京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成功完成了两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娜前往看望、慰问,对他们的爱心善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为两位捐献者分别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证书和荣誉奖章。至此,北京管理中心已累计实现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140例。

北京市红十字会副会长刘娜看望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刘与小肇

23日上午8点,北京管理中心的志愿者小刘和小肇同时出现在空军总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在经过5天的观察和造血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后,他们即将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分别用于救助北京和南京的两位血液病患者,用承诺完成生命的对接、用爱心修复生命的翅膀。

小刘是北京管理中心第1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是一位典型的北京大男孩,性格开朗、豪爽。谈起当年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的事情,小刘和爱人相视一笑,原来在2005年时,还在上大学的他们相约去西单的采血车进行无偿献血,然而阴差阳错,因为体重的原因,小刘最终没能实现无偿献血的心愿,“无奈”之下,只好采集血样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而正是这次的阴差阳错,成就了今天这次更大的善举。

“既然留了血样就一定得做这件事情!”正笑谈的小刘突然严肃地说,“因为这是一份责任,是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更是一份对生命的责任!”小刘告诉我们,他非常高兴家人对他的支持。因为从长辈的角度的来说,总难免担心自己孩子的健康,但是在经过对造血干细胞的了解之后,家人都能支持他,尤其是八十高龄的爷爷、奶奶还亲自来到采集现场看望他,让他非常感动。爱心的实现不仅依赖于个人的坚持,更要依靠大家的支持,只有这样,这个世界才会充满着温暖、充满着希望!

第1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肇是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一位在读博士。2006年正在清华上大学的他通过学校组织的献血、捐髓活动,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随着学业的繁忙,慢慢地小肇逐渐淡忘了这件事情。时间飞逝,直到2012年2月的一天,正在实验室工作的小肇接到了来自北京的电话,电话的内容让他意外却又激动,一位血液病患者与他配型成功了。“我知道配型成功的概率很低,能配上是缘分。因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事情不是想帮就能帮的,我能够有机会去帮助她,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我自当尽力去做我能够做的所有事情……”在接下来的再动员、高分、体检等工作中,小肇积极配合,不辞劳累地往返于北京和大连之间。5月16日,小肇再一次远赴北京,实现自己对生命的承诺。

小肇的事迹得到了单位领导的高度赞扬,中科院院士、他的博士生导师,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部主任等特地从大连赶到采集现场,为小肇送来了慰问信,对他的义举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作为研究所的青年学子,你在献身于科研事业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救死扶伤、助人为乐的人道主义精神,你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了新一代科研人员的时代风貌,我们为你感到骄傲和自豪!……”

北京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第13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刘(右)、第14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小肇(左)

在长达四个小时的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小刘和小肇时不时还相互调侃几句,相处非常融洽。采集结束时,望着凝聚了自己爱心的造血干细胞悬液,小刘和小肇激动万分,他们一致祝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快乐生活!(造血干细胞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