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十字青少年工程深入校园
从1994年开始,北京市红十字会积极发挥学校、高校、职校三个工作委员会的指导、协调和管理作用,发展学校红十字会组织,壮大青少年会员队伍,大力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
转发了中国红十字会、国家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学校红十字会工作规则》
联合签发了《在大、中、小学校和高、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建立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通知
努力加强学校红十字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组织夏令营,培训各校红十字青少年骨干
组织青少年学习红十字法,并进行健康知识讲座
举办“我心中的红十字”征文和绘画比赛
与北京站、北京西客站共建“首都高校红十字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与团市委联合开展“为筹建北京造血干细胞资料库捐款”活动
截止到2004年,全市有1219所学校建立了红十字会组织。这些学校积极开展人道法传播、现场卫生救护训练、敬老助残、助人为乐、保护环境等活动;积极组织广大青少年参与社会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等志愿活动;举办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红十字青少年夏令营,遴选优秀红十字青少年参加国际友好交流,开展中、日、韩三国首都红十字少年儿童礼品交换活动;在中小学校、职业学校中开展“红十字学校”创建活动,“十佳红十字青少年活动”和“百名优秀红十字青少年会员”评选表彰活动。
丰富多彩的红十字活动已成为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成为学生们锻炼和实践的第二课堂,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区服务传递关爱
红十字会参与社区服务,是国际红十字运动志愿服务原则的延伸和深化。 2003年,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与民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社区红十字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市红十字会积极配合城市社区建设,开展了创建红十字社区服务示范活动,并推出红十字募捐救助、卫生救护培训、健康教育宣传传播、青少年工作、志愿服务“六进社区”,一大批红十字志愿工作者为居民群众提供各种服务。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司堃范、“京城活雷锋”孙茂芳,“献血状元”潘德全等135名红十字志愿者获得“社区志愿者之星”荣誉称号。
东城、西城、崇文、宣武、通州、朝阳、海淀等7个区县被评为“全国社区红十字服务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