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探索推行学习方法,构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

来源: 北京市红十字会 发布时间:2018-11-05

——顺义区红十字会基层党建的做法与启示

【背景与起因】 当前顺义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主要分两大块,一是以开展和推广三救三献”为主的核心业务工作,二是党建工作。以往这两项工作分别开展,互相融合不够,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格局并未形成良好氛围,如何破解此问题成为我会机关党支部所面临的一个难题。

为推动红十字公益事业的扩展,顺义区红十字会党支部按照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工委的要求,紧密围绕党组织、党员回社区双报道以及会员发展、对口援建、一助一等工作,将红十字“三救三献”工作一并带入共建支部和社区,做到业务先行、党建跟进,业务到哪,党建跟到哪,深入基层群众中发扬党性、传播红十字文化、弘扬红十字精神,提升红十字形象,加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枢纽作用。

【做法与成效】 主要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党建引领会员发展工作的开展。机关党支部号召单位内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11人自发加入红十字个人会员,并承诺履行会员义务,承担红十字志愿者的职责。同时,为了在全区拓展会员队伍,机关党支部根据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需求,会员发展将任务分到每个党员身上,每一名党员负责联系几个单位,每一名党员负责发展多少会员,从组织基层镇、街红十字会干部参加市会红十字会员发展暨“凤凰红卡”推广工作会,到组织召开全区会员发展动员部署会,全体党员始终冲在前线,经过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全区共有104个单位将近11000名个人申请加入成为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二、党建引领募捐救助工作。为了促进募捐救助工作的开展,增强救助工作的针对性,机关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深入各企事业单位,开展调研,发动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募捐,截止目前,顺义区红十字会共收到募捐款372.5万元,其中来自各镇的捐款201元,来自单位的捐款170.2万元,来自个人的捐款1.3万元。同时,对全区范围内因病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进行摸底,修改和完善《顺义区红十字会人道救助管理办法》,对救助申请流程和手续进行了规范和简化,提升了救助审批时效。今年以来,“人道救助”投入52万元,救助38人;“两节送温暖暨农业户籍居民重特大疾病专项救助项目”投入70.2万元救助农户232人,另支出9.6万元救助社区居民120人;“陪伴成长爱心助学项目”支出8万元聘请专业机构为15名遗弃儿童开展课外辅导;“顺义区离退休教师中医康复基金”项目共支出64.82万元,资助全区离退休教师6433人次进行医疗报销;在党建工作的融入下,红十字人道救助品牌形象已深入困难家庭群体中。

三、党建引领对口帮扶原件工作。为更好的响应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对口帮扶援建工作的要求,经过机关党支部的深入工作,6月和9月我会机关党支部组织江河创建集团、顺义区新华书店、中北华宇建筑工程公司三家企业,共赴河北沽源县、内蒙古巴林左旗开展对口援建项目,与两地签署了对口帮扶协议,共计向200名家庭困难的中小学生捐助了价值19万元的钱款和书籍,帮扶力度同期提高280%。

四、党建引领改善特殊困难群体工作。为改善和提升特殊困难群体的生活现状,机关党支部带队分别于2月和5月对区内社区服务总中心儿童部以及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调研,摸清困难底数,有针对性的对智力正常的儿童聘请家教开展作业辅导,以及对其他遗弃儿童和残障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鼓励他们积极永刚走出生活的困境,得到特殊儿童群体的热烈欢迎。

五、党建引领红十字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工作。在机关党支部的积极带领下,广泛开展应急救护技能普及培训。以进社区、进街道、进学校、进企业及特殊行业为重点,在全区进行普及培训达4万余人次。二是和教委共同进行调研,联合组织开展校园避险逃生应急演练。并对全区14所学校开设了应急救护知识课。三是深入基层社区,利用为辖区居民和人流量高的场所提供应急救护服务的契机,规范了对首都紧急救援志愿服务站的管理。对全区10个建站单位定期进行物资核查和补给,加强急救员培训与管理。四是发挥56个“应急救援亭”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应急救援和知识普及,实现应急救护进社区、进人员密集场所的目标。

【点评与启示】 一年来,区红十字会以党建强素质,以党建促工作,以党建树形象,各方面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发展。一是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勇于担当,工作作风实现了新的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员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二是红十字的品牌形象逐步深入基层群众中间,越来越多的企业职工、困难群众认可红十字会的工作,区红十字会社会影响力正得到不断的提升。三是通过开展各类公益项目,向社会发出了弱势群体的人道需求,吸引了更多的爱心企业和人士投入红十字事业,共同推进红十字事业向前发展。